吕伯钦

作品数:21被引量:3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毒性研究毒性毒理学最高容许浓度乙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卫生与职业病》《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卫生研究》《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氧丙烷的周围神经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6
《卫生毒理学杂志》2000年第2期87-90,共4页徐增军 曾昭慧 程秀荣 吕伯钦 
目的 研究环氧丙烷对周围神经的毒性作用。方法 应用电生理、生化及神经病理方法对亚慢性环氧丙烷吸入染毒和对照大鼠测定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MCV)、肌电图 (EMG)、β 半乳糖苷酶、N 乙酰神经氨酸等。结果 高浓度组大鼠MCV明显下降 ...
关键词:环氧丙烷 Β-半乳糖苷酶 周围神经毒性作用 
环氧丙烷染毒对视觉诱发电位的急性作用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年第2期80-83,共4页徐增军 曾昭慧 程秀荣 吕伯钦 
选用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环氧丙烷(PO)染毒组与对照组,采用静式吸入染毒,以5档计算浓度分别为300,500,1000,2000,5000mg/m3,对实验组大鼠每次染毒2小时,染毒结束后,立即测定闪...
关键词:环氧丙烷 视觉诱发电位 毒性 
密闭环境3-甲基吲哚最高容许浓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第6期426-430,共5页余秉良 张恒泰 于芳 曾昭慧 徐增军 吕伯钦 余秉良 
为制定密闭环境空气3甲基吲哚(3MI)的最高容许浓度,进行了人体气味试验,并采用肺组织过氧化物丙二醛、脾细胞数和脾重量等指标,对雄性大鼠进行了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参数的测定。结果为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1830mg/k...
关键词:甲基吲哚 密闭舱 气味 最高允许浓度 空气污染 
乙苯吸入毒性研究被引量:4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4年第6期354-356,共3页曾昭慧 邓海 杨柯 黄明芳 王志爽 吕伯钦 
急性吸入毒性研究表明,乙苯对大鼠LC50为33.0(27.4~38.6)mg/L;浓度4.8mg/L时家兔出现轻度呼吸道和眼刺激,7.3mg/L时见到显刺激,在亚急性吸入毒性实验中,在1027.9mg/m^3组中枢神...
关键词:苯中毒 毒性 急性吸入毒性 乙苯 吸入毒性 
车间空气中乙苯最高容许浓度的研究被引量:1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4年第6期351-353,共3页曾昭慧 邓海 杨柯 王志爽 吕伯钦 宁文生 郝进枝 
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明了,甲厂(生产乙苯车间)各作业点空气乙苯浓度为0.05~16.6mg/m^3,乙厂(使用车间)为0.05~23mg/m^3。从甲厂临床体检及化验表明,工人的临床表现,血尿常规检查及肝功能与对照组比较...
关键词:乙苯 劳动卫生学调查 最高容许浓度 车间 空气 
如何制订车间空气中工业毒物卫生标准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4年第4期248-251,共4页吕伯钦 刚葆琪 
如何制订车间空气中工业毒物卫生标准吕伯钦,刚葆琪本文从制订原则、指导思想、资料汇集、实验研究、现场调查、人群观察、国外标准现状、接触限值论证及可行性探讨方面,阐述了制订车间空气中工业毒物卫生标准的一般要求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车间 空气 工业毒物 卫生标准 
二硫化碳对大鼠神经系统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3年第4期211-213,共3页范玉明 吕伯钦 
大鼠CS_2动式吸入染毒,在染毒2周后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和胫后神经β-半乳糖苷酶活性增高;坐骨-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下降,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愈益明显。染毒6周后坐骨神经及胫神经神经节苷酪下降;提示血清N-乙酰神经氨酸可作为CS_2中毒的...
关键词:二硫化碳 神经系统 生化指标 工业毒理 
心血管细胞培养技术在药理、毒理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3年第3期135-137,共3页范玉明 吕伯钦 
本文综述了心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筛检心血管毒物中的应用和前景。
关键词:心血管细胞 细胞培养 药理 毒理学 心血管系统 
人体肝组织培养材料在代谢、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3年第3期132-135,共4页范玉明 吕伯钦 
本文概述了人体肝组织的来源、各种来源材料的处理及制备、以及在代谢研究及在遗传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人体 肝组织 培养材料 代谢 毒理学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脑诱发电位的影响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3年第2期109-112,共4页吕伯钦 邓海 律嵩 
本文用不同浓度一氧化碳对大鼠进行静式吸入染毒,测定了急性中毒大鼠视觉诱发电位(V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的变化。发现低浓度CO150PPm染毒2小时,大鼠CoHb含量达33%未能引起任何中毒症状或诱发电位的变化。可能是脑血流量的代偿性增加...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诱发电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