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秉良

作品数:17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密闭环境空气污染毒性非金属材料一氧化碳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质谱学报》《医疗卫生装备》《分析仪器》《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正压动态染毒装置的研制及其应用
《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第10期49-50,共2页张恒太 梁宏 余秉良 
关键词:微正压动态染毒装置 研制 应用 卫生毒理学实验 
低浓度一氧化碳对小鼠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第5期318-322,共5页梁宏 张恒太 于芳 余秉良 
目的研究低浓度一氧化碳( C O) 的神经行为毒理学效应及限时最大容许浓度( M A C) 。方法40 只昆明小鼠随机等分为4 组( n = 10) : A 组( 对照组,吸入空气) , B 组( 吸入30 mg/ m 3 C O) , C ...
关键词:一氧化碳 神经行为 毒性 小鼠 容许浓度 
航天毒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3
《卫生毒理学杂志》1999年第3期177-179,共3页余秉良 
关键词:航天毒理学 飞船座舱 空气污染 毒效应 
密闭环境挥发性有机物行为特性分析被引量:11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第2期85-89,共5页梁宏 余秉良 何正杰 张恒太 张晓春 于芳 周宗明 
国防科研基金
目的:研究居住型密闭环境内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的环境行为特征,以了解其污染状况。方法:4名成年健康男性志愿者(简称:受试者)在60m3居住型密闭环境内生活5昼夜。采集受试者进入密闭环境前一天上午的汗液(简称:...
关键词:密闭环境 挥发性有机物 环境行为 污染 皮肤 
密闭舱有害气体的分析及初步评价被引量: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第5期352-356,共5页何正杰 施钧慧 余秉良 梁宏 于芳 
为对载人密闭舱的有害气体进行分析和评价 ,本实验模拟飞行状态 ,对密闭舱内有害气体进行了 5d的跟踪检测和分析 ,定量出 8个有机类别共 82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三种目标无机物 ,探讨了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并对密闭舱大气质量进...
关键词:座舱环境因素 挥发物 气体分析 毒性 大气质量 
TEKMAR3000/GC/MS分析航天器密闭环境中的气体
《质谱学报》1998年第4期55-60,共6页何正杰 施均慧 余秉良 何新星 梁宏 于芳 
以吹扫捕集装置Tekmar3000作为进样系统,稍加改装,利用色/质联用仪(GC/MS),通过极性和非极性两种毛细柱,对有人居住的密闭环境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出八个有机类别82种微量污染成分。并对该密闭环...
关键词:航天器 密闭环境 气体净化 污染 
两种非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脱气规律被引量:2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第3期198-201,共4页张晓春 魏永嘉 余秉良 
为预防和控制航天器、飞机、潜艇等密闭环境中的CO污染,以两种常用的非金属材料30-9304泡沫塑料、双面镀铝聚酯薄膜压敏胶带作为实验样品,密封于玻璃瓶中,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脱气,应用转化/气相色谱法在70d的时间内对...
关键词:非金属材料 一氧化碳 密闭舱 脱气规律 
低浓度一氧化碳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第5期328-332,共5页余秉良 张恒太 牟晓非 于芳 钟浩 何正杰 
在模拟密闭环境的模拟舱内研究了低浓度CO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在35mg/m3浓度下,受试者出现轻度感觉症状、对比视力下降、心电T波降低和操作工效下降。在80mg/m3和115mg/m3浓度下,上述变化更加明显且出现...
关键词:一氧化碳 生理影响 毒性 碳氧血红蛋白 座舱 
密闭环境3-甲基吲哚最高容许浓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6年第6期426-430,共5页余秉良 张恒泰 于芳 曾昭慧 徐增军 吕伯钦 余秉良 
为制定密闭环境空气3甲基吲哚(3MI)的最高容许浓度,进行了人体气味试验,并采用肺组织过氧化物丙二醛、脾细胞数和脾重量等指标,对雄性大鼠进行了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参数的测定。结果为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为1830mg/k...
关键词:甲基吲哚 密闭舱 气味 最高允许浓度 空气污染 
气体浓缩进样技术及其在GC/MS中的应用被引量:5
《分析仪器》1995年第4期9-12,共4页余秉良 魏永嘉 
气体浓缩进样是痕量气体分析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孔聚合物吸附浓缩法适合GC/MS联用定性分析的要求。应用Tenax-GC吸附剂建立了二级浓缩GC/MS联用分析技术。介绍了浓缩进样装置的原理、结构、分析条件、操作步骤和应用结果。对该技术的优...
关键词:痕量分析 气体浓缩技术 色谱/质谱分析 固体吸附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