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涵

作品数:5被引量:12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铁国外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湿地系统湿地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华中建筑》《生态学报》《城市发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GIS与VR技术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5年第6期43-46,共4页吴永兴 毛锋 姚涵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编号:2010BAK67B0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编号:2013BAK08B07)
中华文明探源是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后,又一多学科相结合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该文介绍了GIS与VR技术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应用需求,围绕遗址、遗迹、遗物建立了时空数据模型;以二里头、陶寺为例,阐述了GIS技术与VR技术在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关键词:中华文明探源 地理信息系统 VR技术 
高速铁路影响下城市空间发展的特征、机制与典型模式——以京沪高速高铁为例被引量:4
《华中建筑》2015年第5期7-13,共7页姚涵 柳泽 刘晓忱 
该文首先分析了高速铁路影响下城市空间发展的新特征——高铁快速集散走廊和高铁功能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相应的高铁快速集散走廊引导的空间发展(HSR-OD);进而构建了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框架,具体为:以可达性、区...
关键词:高速铁路 城市空间发展 空间特征 影响机制 典型模式 京沪高铁 
高铁沿线大都市带的空间发展:基于国际经验的探讨被引量:13
《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3期50-56,共7页姚涵 柳泽 
基于对日本、法国、德国三国的经验借鉴,对高铁沿线大都市带(Metropolis)的空间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以可达性变化引起的"时空收缩"为基础,高铁在大都市带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高铁通过深化分工与专业化、促进聚...
关键词:高铁 大都市带 空间发展 国际经验 
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评价与构建被引量:48
《生态学报》2012年第12期3670-3680,共11页傅强 宋军 毛锋 吴永兴 姚涵 唐剑波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0BAK67B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35)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空间扩张不可避免,往往造成栖息地数量、面积、质量锐减、栖息地之间联系破碎等后果。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加剧了栖息地恶化过程。生态网络通过保护恢复重点栖息地及构建栖息地之间物质、信息及...
关键词:生态网络 湿地系统 最小成本路径法 关联长度指数 介数指数 
国外资源型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综述被引量:5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第11期161-168,共8页柳泽 周文生 姚涵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0BAK67B08)
资源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为借鉴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国外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引用...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 文献分析 研究综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