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喆

作品数:16被引量:5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禹贡》半月刊人口迁入清朝清前期地图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清史研究》《中国地方志》《历史档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焦点与困境——以对中国民族学会的考察为中心被引量:2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38-146,共9页孙喆 许会娟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品牌计划基础研究项目“从西域到新疆——清代新疆疆域与政治格局的形成与演变”(2018030036)。
自20世纪初以来,有关"民族""中华民族"等概念的阐释一直是中国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如何使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各民族形成对国家的认同感,使其拥有现代国家的国民意识,从而拉近边疆与内地的距离,将其整合成为一个整体,是辛亥革命以来历届中...
关键词:全面抗战时期 中国民族学会 民族问题研究的焦点与困境 
从中俄《尼布楚条约》到中朝长白山定界——穆克登查边定界动因再探被引量:1
《求是学刊》2014年第3期166-172,共7页孙喆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满文与清代政治和社会生活";项目编号:12XNJ012
随着《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清初边疆局势逐步稳定,一统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形势下,清朝统治者一方面继承历史传统进行《一统志》的编纂,一方面利用传教士的西方测绘技术绘制《皇舆全览图》,以展示其"天下一统"的政治成果;而厘清中朝之间...
关键词:《尼布楚条约》 天下一统 长白山定界 清朝 
全国抗战前夕边疆话语的构建与传播——以《禹贡》与《新亚细亚》的比较为中心被引量:2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3年第2期129-138,150,共10页孙喆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人震惊于东北沦陷,转而反思边疆施政和建设之得失,边疆地区的历史、文化、民族及现实问题受到空前的关注。边疆话语的构建和传播成为一时之兴,而刊物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的短短几年...
关键词:《禹贡》半月刊 《新亚细亚》月刊 边疆危机 边疆话语 
以沿革地理学重构边疆:顾颉刚及《禹贡》半月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被引量:4
《求是学刊》2013年第3期164-170,共7页孙喆 
近年来,围绕《禹贡》半月刊进行研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该刊在创办过程中,随着时势的变化,在内容上做了一些调整,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由沿革地理向边疆史地转向的态势。至于两者在半月刊中的总体地位及其内在关系,则鲜有人研究。文章...
关键词:顾颉刚 《禹贡》半月刊 沿革地理 边疆 
顾颉刚的民族观与民族自信被引量:1
《中州学刊》2013年第5期141-146,共6页孙喆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的民族观,既不是一开始就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局的发展变化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他在继承中国传统"华夷一统"观的基础上,立足历史和现实的需要,将传统历史研究方法与西方史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对...
关键词:顾颉刚 民族观 民族自信 
浅析影响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几个因素被引量:2
《历史档案》2012年第1期87-93,共7页孙喆 
中国人民大学“985工程”项目研究成果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起,清廷组织对全国进行了一次10年之久的大地测量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皇舆全览图》。作为清代地理学最高成就的体现,《皇舆全览图》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促成其产生的种种因素进行思考...
关键词:康熙 《皇舆全览图》 绘制 
历史事实与法律事实: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的方法、地位及其镜鉴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10年第2期115-125,共11页张世明 孙喆 
司马光《通鉴考异》方法最为直接的借鉴渊源,应为当时日益完备的"实录"纂修过程中的程序规则,其具体包括证实订伪、以常理进行推断、两存其说、参取、阙疑,可谓钱大昕等人"考异"的先驱和精神导师。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都是相对于客观事...
关键词:历史事实 考据学 司马光 证据法则 
西方人眼中的清代中国与清人眼中的西方--“互动与交流:西方人与清代宫廷(1644-1911)”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清史研究》2009年第3期116-120,共5页孙喆 
关键词:国际学术讨论会 文化交流史 中国经济 西方人 清代 人眼 中西文化交流 中西方文化 
从顾颉刚学术旨趣的演变再析《禹贡》半月刊创办缘起被引量:3
《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111-115,共5页孙喆 
关键词:《禹贡》 半月刊 顾颉刚 创办 学术旨趣 缘起 边疆史地研究 演变 
从两幅地图看18世纪初期清人对黑龙江流域的认识被引量:6
《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6期55-60,共6页孙喆 
本文主要从考察、分析《黑龙江流域图》和康熙《皇舆全览图》两幅地图入手,力求将18世纪初期黑龙江流域的自然、人文面貌尽量还原,并从中透视清人对这个新设政区的认识状况。
关键词:18世纪 清朝 黑龙江流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