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元萍

作品数:13被引量:13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豆白及滇黄精磷效率磷高效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分子植物育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低磷胁迫条件下大豆磷高效近等基因系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2
《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第6期1289-1294,共6页董蓉娇 彭进乔 尹元萍 王天明 梁坤 杨晓菲 董文汉 张雅琼 梁泉 
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32060723);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31360497)。
测定低磷胁迫条件下大豆近等基因系(NIL)根系和叶片中酸性磷酸酶(ACP)、过氧化物酶(POD)、核糖核酸酶(RNAse)、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为解析大豆根系高效吸收利用磷的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设置高磷(1 mmol/L)、低磷(0.5μmo...
关键词:大豆 近等基因系 低磷胁迫 酶活性 
有机无机配施体系中有机肥腐熟程度对化肥氮利用率的影响机制被引量: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第6期1051-1060,共10页张勇 徐智 王宇蕴 邓亚琴 刘美菊 尹元萍 郑魁 娄义晟 赵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609);中央引导高校发展校杰出人才专项(A3012020017013);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A3012020057)资助。
为探究有机肥腐熟度对配施化肥氮利用率的作用机制,利用^(15)N标记技术进行意大利生菜盆栽试验,从堆肥过程中选取不同腐熟度的有机肥[按照种子发芽指数(GI值)为50%、80%和100%进行堆肥的腐熟度区分],研究施^(15)NPK化肥(对照,CK)、^(15)...
关键词:有机无机肥配施 有机肥腐熟度 化肥氮利用率 土壤氮含量 净硝化率 ^(15)N标记技术 
4个不同花色滇黄精品系花粉形态特征的电镜扫描分析被引量:7
《西南农业学报》2019年第6期1236-1240,共5页董蓉娇 黄莉 张雅琼 尹元萍 刘萍 王明君 王礼中 梁泉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厚朴吴茱萸林下套种滇黄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RA059)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
关键词:滇黄精 植株形态 花粉 显微形态 电镜扫描 
低磷胁迫条件下大豆磷高效近等基因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5
《西南农业学报》2018年第8期1553-1558,共6页刘萍 董文汉 王明君 尹元萍 董蓉娇 张慧 梁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豆磷高效根构型近等基因系构建及相关基因克隆"(31360497)
【目的】采用2个在根系形态构型和磷效率方面差异显著的大豆品种为亲本材料,以表型性状结合紧密连锁的SSR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磷高效相关根形态构型近等基因系(NILs),在2种磷水平条件下比较NILs不同株系及受体亲本(BD2,CK)在主要农艺性...
关键词:大豆 根形态构型 磷高效 近等基因系 农艺性状 
2种磷水平下大豆种质资源品质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被引量:4
《西南农业学报》2017年第10期2185-2190,共6页尹元萍 董文汉 王明君 张雅琼 张慧 魏丽萍 梁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豆磷高效根构型近等基因系构建及相关基因克隆"(31360497)
【目的】研究了大豆蛋白质、脂肪性状的遗传变异以及部分环境因子的影响,为提高中国南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选择中国不同来源地的335份大豆种质资源材料,于2015-2016年在云南省峨山县缺磷红壤上设置不施...
关键词:大豆 种质 磷水平 蛋白质 脂肪 
连续3年施用磷石膏对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2
《西南农业学报》2016年第9期2187-2192,共6页尹元萍 舒艺周 董文汉 黄莉 孙文丽 宋玲凤 梁泉 
云天化集团-云南农业大学联合基金(YF2011-011)
以已进行3年的甘蔗磷石膏定位试验为背景,研究了3年里红壤上施用磷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仅施用氮磷钾)比较,施用磷石膏后土壤p H值、土壤总孔隙度明显下降,容重提高;土壤速效磷、有效硫、有效硅、Ca^...
关键词:红壤 磷石膏 甘蔗 理化性质 重金属含量 
利用根系形态构型筛选磷高效大豆基因型被引量:9
《分子植物育种》2015年第5期999-1008,共10页尹元萍 张雅琼 申毓晗 赵志勇 谢世清 杨生超 梁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497)资助
缺磷是影响大豆生产的重要障碍因子之一。目前,培育磷高效大豆品种,同时进行改土施肥,是解决大豆生产中土壤缺磷问题的较经济环保的方法。为探讨如何通过大豆苗期根系形态构型,对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磷效率早期筛选,本研究对186种大豆栽培...
关键词:大豆 磷效率 根系形态构型 筛选 
玉米/大豆间作中大豆根系生长及氮磷养分吸收的特点被引量:18
《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第6期2305-2310,共6页尹元萍 张雅琼 申毓晗 赵志勇 谢世清 杨生超 梁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豆根构型近等基因系构建及相关基因克隆"(31360497);云天化集团.云南农业大学研究开发基金(YF2011-011)
设计大豆与玉米3种行比的间作,在红壤田间条件下研究大豆根系性状、氮、磷养分吸收特点和叶绿素值的变化,为探索玉米/大豆科学、合理间作促进氮磷等养分吸收利用的生理机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玉米间作系统中2种作物根系存在显著...
关键词:大豆/玉米 间作 根系性状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及效应分析被引量:39
《西南农业学报》2013年第1期67-72,共6页韦柳佳 黄莉 张雅琼 贾阳映 徐文婷 尹元萍 董文汉 谢世清 梁泉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ZC058M);云南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A2002153)
大豆与玉米间作是比较常见的间作种植模式。本研究采用4个不同生育期的大豆品种与玉米进行2∶2、3∶2和4∶2 3种行比的间作,在酸性红壤田间条件下分析间作系统的叶绿素含量、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
关键词:大豆 玉米 间作优势 生物量 产量 
农科院校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探索与实践——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被引量:6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尹元萍 汤利 赵平 董艳 王自林 达布希拉图 
云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0947)
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为例,推介了植物营养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取得的经验。提出了加...
关键词:植物营养类课程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践 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