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

作品数:13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物理实验传递矩阵光子晶体PENNING阱化学镀镍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大学物理实验》《材料保护》《实验室科学》《物理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探讨被引量:3
《大学物理实验》2010年第5期83-84,共2页杨小静 张民 季诚响 
讨论了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数据处理过程的缺陷,通过Origin软件改进了数据处理过程,经过计算比较证明了方法改进后数据的精确度确实得到提高。
关键词:转动惯量 数据处理 ORIGIN 
红外隐身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反射特性的理论分析被引量:4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89-91,共3页张民 杨小静 刘名扬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研究作为红外隐身材料的PbTe/Na3A1F6一维光子晶体结构在中远红外波段的反射特性。结果表明:PbTe/Na3AlF6复合光子晶体结构在3~5μm和8~14μm波段具有很高的反射率。这为装备在中远红外的隐身应用提供了有益的...
关键词:红外隐身 光子晶体 传递矩阵 反射率 
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被引量:17
《大学物理实验》2009年第2期106-108,共3页杨小静 季诚响 张民 
本文主要从理论与实验的衔接、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改变、课堂授课和讲评促进教学五个方面阐述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Penning阱中离子谱的优化及H_n^+离子的分析被引量:2
《物理实验》2008年第11期12-16,共5页刘名扬 孙维瑾 张民 
根据Penning阱存储离子的探测原理,系统分析了阱内离子信号及信号本身的噪声、实验仪器及探测电路的噪声干扰,采用适当的品质因数和电子束流,得到较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离子谱.并对Hn+离子的形成机制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Penning离子阱 信噪比 分辨率 离子谱 
一维光子晶体反射镜的光学能带结构被引量:2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91-94,共4页张民 杨小静 刘名扬 
运用传递矩阵方法计算了作为反射镜的碲化铅/冰晶石一维光子晶体的光学能带结构,并研究了其禁带和相对带隙宽度随晶格周期和碲化铅的填充因子的变化。
关键词:光子晶体 传递矩阵 能带结构 
探测灵敏度与LC谐振回路Q值关系的分析被引量:2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刘名扬 张民 
介绍了Penning阱探测离子的原理,对探测灵敏度与LC谐振回路Q值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离子谱探测灵敏度与Q值的平方成正比关系。
关键词:探测灵敏度 Q值 Penning离子阱 
Penning阱中离子运动的分析被引量:2
《物理实验》2007年第9期38-39,41,共3页刘名扬 任晓斌 张民 
军队科研资助项目
根据Penning离子阱结构及电磁场分布特点,列出阱内离子运动方程并进行求解,对其中沿z轴运动和在xy平面上的运动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得到比荷为m/q的离子在Penning阱内的运动为沿磁场方向的简谐振动、绕磁感线旋转的回旋运动和垂直于z轴及...
关键词:PENNING阱 简谐振动 回旋运动 漂移运动 
动态杨氏模量实验有关测量方法的探讨被引量:7
《物理与工程》2007年第3期41-42,50,共3页孙维瑾 赵莉丽 张民 张贺南 肖昱 杨小静 
本文对有关实验现象作了描述和解释,通过理论分析和推导,给出了动态杨氏模量实验共振频率和相位差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动态杨氏模量实验 共振频率 测量方法 
XNAV中的相对论效应(II)——光线弯曲和引力延缓被引量:3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90-93,共4页费保俊 肖昱 张民 孙维瑾 
详细讨论了XNAV基本方程中的广义相对论效应之一:脉冲星到观测者的光线弯曲和传播时间的引力延缓。计算出1PN度规下的光线弯曲轨迹和时间延缓以及2PN度规下的引力延缓,文中得到的结论是对现行公式的修正。
关键词:XNAV 光线弯曲 引力延缓 广义相对论 
锰硅化合物Mn4 Si7能带结构的研究被引量:6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84-89,共6页张民 季诚响 韩荣生 王志敏 
MnSi1.7在光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化合物结构的复杂,对MnSi1.7能带结构的研究仅限于实验上,而且不同实验测量的能隙值不同。首次利用“第一性原理”,对MnSi1.7(Mn4Si7相)的电子特性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Mn...
关键词:锰硅半导体 能带 电子结构 能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