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践

作品数:82被引量:17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宗教政教关系儒家实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儒藏论坛》《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北方工业大学学报》《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伦理会通:明末天主教中国化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47-51,共5页张践 
历史上外国宗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宣扬宗教蕴含的伦理教化作用,证明其对于中国社会教化民众、净化道德、维持和谐的积极作用。明朝末期利玛窦等耶稣会传教士,就是沿着伦理会通的方向推进天主教的中国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宗教中国化 儒学 天主教 宗教伦理 明朝末年 
儒道互补建构了中国人传统的信仰世界被引量:2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74-81,共8页张践 
中华民族与世界大多数民族的主要差异,在于不是以某种宗教作为自己民族的信仰之源,而是以一种人文主义的文化作为价值支撑。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儒家和道家,用理性主义的方法解构并改造了古代宗教,以儒道之间的互补关系,建构了中国人传...
关键词:儒家 道家 精神信仰 儒道互补 宗教中国化 
伦理化和人文化:宗教发展的大方向被引量:1
《治理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4期89-96,共8页张践 
引导宗教向伦理化、人文化的方向发展,是宗教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符合中国、世界宗教发展的大方向。中国古代宗教经过周公、孔子的改革发展,逐渐变成了伦理化、人文化的宗教。西方的基督教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也逐渐变...
关键词:宗教 治理 人文化 伦理化 儒教 公民宗教 
《诗经》人文主义宗教观对儒家的影响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4-13,共10页张践 
《诗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对儒家文化体系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在宗教观方面,《诗经》中的"畏天之威"思想,影响了儒家"敬天法祖"的信仰倾向;《诗经》中的"以德配天"观念,影响了儒家"德治主义"的政治哲学;《诗经》中的"疑天""怨天...
关键词:《诗经》 儒学 人文主义宗教观 畏天之威 以德配天 疑天怨天 
利玛窦《天主实义》对于宗教中国化的启示
《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1期56-62,共7页张践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既需要结合时代的需要、文化传统的阐释,也需要对基本信仰、核心教义的坚守,利玛窦的《天主实义》在这方面可以被看作一个成功的范例。他用中国古籍中的"上帝"翻译天主教的"Deus",但是坚持上帝的唯一性;用儒家的"仁...
关键词:利玛窦 《天主实义》 基督教 儒学 中国化 
中华文明的生成与传播特点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189-190,共2页张践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中华文明不是由一个中心向外传播,更不是由西方传来的。“一元说的论点已被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所推倒,中华文明不是从黄河中下游单源扩散至四方,而是呈现多元区域性不平衡发展,又互相渗透,反复汇聚与辐射,最...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不平衡发展 黄河中下游 考古发现 生成与传播 互相渗透 区域性 
多元文明反复汇聚与辐射——中华文明的生成与传播特点被引量:1
《国际汉学》2020年第3期5-14,I0001,共11页张践 
当今世界由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人民的交往空前增多,相互理解与信任不断提升。但是由于文明发展方式的差异,彼此之间也存在相当程度的隔阂,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为了解决这类问题,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强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关键词:中华文明 多元文明 不断提升 相互理解 全球化 生成与传播 
从价值源头看国学的当代意义
《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83-85,共3页张践 
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价值源头西方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建立了以人民主权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为基本支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如果进一步思考人民的主权是哪里来的?社会契约又依何而定?那么在西方的语境中,寻找这些理论的...
关键词:人民主权理论 封建专制主义 社会契约理论 当代意义 社会的价值 基督教 价值源头 中世纪 
从价值源头看国学的当代意义被引量:1
《孔子研究》2020年第3期52-60,共9页张践 
欧美国家在近代反封建的斗争中产生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对于促进资本主义革命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不过这些价值的产生都离不开基督教信仰的大背景,上帝既赋予了人民权利、自由、平等,又对人们提出了责任、角色、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 基督教 优秀传统文化 儒学 
中国历代宗教治理的得失镜鉴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87-95,159,共10页张践 
治理与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把握、刚柔并济、综合施策、互利双赢。中国历代宗教治理不仅包括政府刚性的宗教管理,还包括整个社会柔性的礼乐教化;宗教治理不仅包括针对宗教的一套规则,而且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管理制度;宗教治理不...
关键词:宗教治理 政教关系 敬而远之 和而不同 以教辅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