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豫

作品数:19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地域建筑建筑形态适应性建筑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华中建筑》《职业》《建筑与文化》《福建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型智慧城市视角下社区型传统菜市场更新模式初探——以厦门八市为例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24年第8期57-61,共5页李苏豫 洪玉琪 韩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复杂系统论的现代闽台地域建筑设计方法提升研究”(编号:51878581)。
随着建设新型智慧城市越来越受到重视,菜市场也成为重点更新改造的对象,旨在改善传统菜市场的诸多问题。该文从新型智慧城市视角,推进菜市场的数字化、人性化、绿色化转型。从智慧系统、空间包容、文化修补、节能设计等方面对厦门第八...
关键词:新型智慧城市 菜市场更新 社区文化 情感认同 
“可知”到“可感”——结构理性的知觉转向与结构的诗意呈现
《华中建筑》2024年第2期5-9,共5页李苏豫 陈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878581)。
该文基于建筑本体与表现的关系,回顾17~20世纪后结构变化发展,阐述结构理性逐渐拓展为强调知觉体验的建构体系,从荷载清晰可视向综合文化地域的复杂性迈进。以结构诗意化表现为切入点,揭示结构与感知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从结构的模糊...
关键词:结构理性 建构 结构诗意化 具身感知 
体验经济下商业性历史街区空间品质提升研究——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
《城市建筑》2023年第17期21-26,共6页李苏豫 蔡钰 韩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81)。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验经济逐渐成为大热趋势,消费模式也从“物质需求”转向“心理需求”,对于空间的更新改造转入“以人为本”的优质提升阶段。文章以厦门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选取其中三条典型街道,通过构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
关键词:体验经济 空间品质 街区更新 
基于廊桥文化的乡村公共空间活化更新——以寿宁县西浦村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2023年第15期36-40,共5页李苏豫 黄伟艺 王量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81);福建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20R0003)。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闽浙地区中不少木拱廊桥的传统村落由政府主导借助廊桥文化资源开展相关产业的转型,但以廊桥文化为主题的产业转型仍处于较为传统的阶段,对于廊桥文化的活化有待深入挖掘。研究基于对廊桥文化价值及乡村产业转型的分析...
关键词:乡村振兴 廊桥文化 乡村公共空间更新 创新传承 
从古建筑中汲取传统文化教育力量——邂逅闽南闽西乡村古建筑
《福建教育》2021年第39期16-19,共4页韩洁 王量量 李苏豫 
古建筑,它们静静挺立在广袤的土地上见证了潮起潮落的历史风云,它们呼啸穿越了时空,从过去走到现在并奔向未来。在中国大地上,有许许多多具有丰厚历史积淀的古建筑,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是家庭、学校、社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关键词:美学知识 传统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功能 文化自信 古建筑 家庭教育 历史风云 专业知识 
乡村复兴背景下传统建筑的适应性活化再利用——以丁屋岭实践基地为例被引量:3
《城市建筑》2019年第28期76-79,共4页李苏豫 韩洁 王绍森 王量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8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7J05089)
在乡村复兴和传统村落保护的大趋势下,传统建筑的更新再利用,连接着建筑遗产与乡村文脉、记忆、新需求等的关系。本文以丁屋岭客家传统民居更新为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为例,探索基于最大化适应原有环境、空间、结构等的适度、适宜的更...
关键词:乡村复兴 适应性 活化策略 丁屋岭实践基地 
开放,多元,地域,创新——厦门大学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教学札记
《建筑与文化》2019年第10期27-29,共3页李苏豫 王绍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51878581);厦门大学“双一流”学科群支持项目(项目编号:SAS2018-01)
文章回顾了厦门大学建筑系近十年来参与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的教学实践,从绿色建筑技术、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社会性研究等方面,解读教学过程和竞赛成果;并进一步总结展望设计竞赛教学的开放式研究、多元化探索、立足地域的...
关键词:设计竞赛 教学研究 可持续建筑设计 开放多元 地域创新 
当代语境下多元化的中国地域建筑创作
《建筑与文化》2019年第7期12-17,共6页李苏豫 王绍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1878581)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地域建筑创作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表现为建筑思维的多样呈现,建筑时空的多元关照,建筑逻辑的多项把握等。建筑地域性表达需要从建筑本体出发,同时关注社会性,从地域、文化、时代、技术等多层次关照、多向系统整合、...
关键词:当代建筑 地域建筑 建筑创作 
基于侨乡复兴的多维度乡村活化策略与设计——以晋江福林村为例被引量:4
《城市建筑》2019年第16期47-51,共5页李苏豫 韩洁 王量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8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17J05089)
在乡村振兴等政策引领下,以侨乡晋江福林村为例,阐述乡村复兴活化策略要素,通过多维度对应的活化设计,改善乡村整体的生态、文化、空间环境等。传承文化遗产,重塑乡村社会关系,带动乡村经济振兴,从而吸引农民回归乡村富足生活,重获认同...
关键词:乡村复兴 活化策略 多维度关照 福林村 
建筑的生长——以厦门大学建筑实践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2018年第28期30-33,共4页李苏豫 镡旭璐 祖武 王绍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51878581)
万事万物皆在生长,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生长既符合哲学语义,又符合物理概念。建筑的生长肯定了建筑的适应性更新及与环境的互动关系。本文从建筑生长的内涵入手,点明建筑生长的题下之义,即建筑的更新和改建,并阐述了建筑生长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建筑生长 适应性 更新改造 可持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