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姣

作品数:6被引量: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质与量形而上学基础哥白尼近代科学革命伽利略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理学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课外语文(下)》《自然辩证法研究》《科教文汇》《自然辩证法通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质量概念的演化及其哲学背景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6年第2期88-93,共6页杨敏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质量概念研究"(14CZX019)
质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牛顿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定义了质量概念,结构主义与操作主义试图通过拒斥物理实在来消解牛顿质量。在场本体论中,粒子的生成论替代了构成论,质量与能量概念是等价的。广义相对论中物质与空间等同实现了...
关键词:质量 物质的量 物理实在 结构实在 场本体论 
高校通识教育的定位
《科教文汇》2015年第28期28-29,共2页杨敏姣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教育学历史上不同时期产生的两种教育观念,分别体现在以人的发展和以社会发展作为其终极目标,现阶段两者正在实现融合。这种融合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其落点是人的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人的发展 
“翣”考——也谈谈《庄子·德充符》中“翣”
《课外语文(下)》2015年第9期216-217,共2页杨敏姣 
本文拟对《庄子·德充符》:“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要资;刖者之履。无为爱之。”进行分析,考释名物词“翣”。通过从工具书的义项、相似形制名物对比、大小语境等方面切入研究,对“翣”释义进行解读。
关键词:《庄子·德充符》  棺饰 
惯性定律产生的哲学思想基础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年第12期115-119,共5页杨敏姣 李宏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质量概念研究"(14CZX019);贵州师范学院社科基金一般博士项目(20131130)
惯性定律的产生取决于其背后一系列自然观、方法论等形而上学基础的转变。伽利略建构了运动的独立存在,运动的自我保持成为可能。笛卡尔解构了古代有限宇宙,实现了空间的几何化,运动成为与空间平等的存在,直线运动取代了圆周运动的特权...
关键词:惯性定律 运动 空间 
爱利亚学派之实在观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年第12期20-21,25,共3页杨敏姣 
爱利亚学派把绝对不变的“存在”作为宇宙的唯一实在,开启了将纯粹理性作为哲学的存在方式的道路.
关键词:爱利亚学派 存在 多与动 实在 
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被引量:4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年第5期79-83,127,共5页杨敏姣 万小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量子信息中的哲学问题研究"(07JBZ0098)
伽利略通过消解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不同质的对立进而从物理学的数学分析中达到他的原子论思想。伽利略的原子论消除了天上与地上物质性的差异,使天文学上的物理陈述与数学陈述达成一致,为哥白尼天文学革命的实现提供了形而上学基础,同时...
关键词:伽利略原子论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 托勒密天文学 哥白尼天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