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松柠

作品数:30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庆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黑龙江方言汉语程度副词普通话副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大庆社会科学》《边疆经济与文化》《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汉字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龙江站话特殊词语摭谈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61-69,共9页杨松柠 金颖男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方言的变异与变化——黑龙江站话濒危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18YYD398)。
黑龙江站话中保留了一些由来源方言继承下来的、普遍使用于各点站话中并区别于周边方言的词语。这类词语数量不多,比如“大妈”“姨儿”“揩脸”等,但是它们是区别站话与周边方言的标志性词语,体现了站话词汇的特征以及特殊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站话 特殊词语 大妈 姨儿 揩脸 
家校合作价值探究被引量:1
《大庆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119-121,共3页高艳红 杨松柠 孙忠 
2013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E005;大庆师范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办精师范;实践取向’目标下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RW03
家庭与学校是儿童最为重要的两个活动场所,儿童的品质不仅取决定于家庭和学校各自独特功能的发挥,还需要实现二者功能的有力协同,即家庭与学校实现真正合作。在实践中,家校真正合作的典型特征是目标一致、互相信任与尊重、相互支持与配...
关键词:家校合作 特征 价值 
副词“就”的语义结构分析被引量:2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8-104,共7页杨松柠 金颖男 
黑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汉语常用多功能副词的语义地图模型分析"(13E013);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汉语副词的语义地图模型分析"(12534001)
副词"就"语义丰富,用法多样,在词典释义中常有分歧,学者研究也存在诸多争论。运用虚词的"语义结构分析法",对语义结构的描写,可以找出虚词所引出的语义要素并描写要素间的关系。对副词"就"进行语义分析,可以概括出副词"就"的15个义项。
关键词:虚词语义 语义结构 语义要素 
站话“子”缀词语的构成及特征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100-104,共5页杨松柠 金颖男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11B084)
站话中的"子"缀词语与周边黑龙江方言及普通话相比,除了具有共同特征外,还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构成上来看,站话中"子"缀词语的词根无论音节数量还是词性都非常丰富,构成了数量众多的"子"缀词语;从功能和语义特征上来看,站话中"子"缀...
关键词:站话 "子"缀词语 词语构成 词语功能 语义特征 
黑龙江站话濒危现象刍议被引量:2
《学术交流》2015年第2期176-180,共5页杨松柠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11B084)
站话是一种"严重濒危"的汉语方言,从研究目标上来看,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对站话进行细致的描写、保存和分析,二是挖掘站话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研究任务来看,一是从广度和深度上对站话进行更为全面的补缺调查,二是利用各种...
关键词:站话 濒危现象 方言群体 
站话阴平调值的演变过程
《汉字文化》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杨松柠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11B08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黑龙江站话来源于明末清初层次的“辽东话”(杨松柠2014),它于康熙年问随站人祖先——吴三桂叛军降卒进入黑龙江地区,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是黑龙江地区早期的汉语方言之一。站话在经历了历史上的兴盛时期之后,如今已严重濒危...
关键词:阴平 黑龙江地区 演变 调值 汉语方言 黑龙江方言 明末清初 吴三桂 
站话对黑龙江方言及其格局形成的作用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6期152-156,共5页杨松柠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11B08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黑龙江方言是在民族融合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融入了不同时期、多来源、多层次的汉语方言特征,同时受到少数民族语言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整合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站话是黑龙江地区早期的汉语方言。本文主要从站话对黑龙江方言的形成在时...
关键词:站话 黑龙江方言 形成 移民 
移民背景下黑龙江方言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1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72-75,共4页杨松柠 徐晶 刘爱玲 
黑龙江省哲社办一般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11B084)
黑龙江方言是伴随着历史上尤其是清代汉族移民的迁入,在民族融合和语言接触的过程中,以清代前北方幽燕方言为基础,融入不同时期的辽东话、山东话、河北话等多来源多层次的语言特征,并受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经过长时间的整合而逐渐形...
关键词:方言研究 站话研究 黑龙江方言 移民 语言接触 
东北方言程度副词“老”与普通话程度副词的共时比较被引量:6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年第2期37-39,共3页李冬梅 杨松柠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编号11B084)
使非某方言区语言使用者了解方言词语最恰当途径是通过比较找到与其用法最为接近的普通话中词语,再指明两者间的差异。东北方言中的程度副词"老"包含两种用法,一与普通话程度副词"老"的意义用法相同;二是东北方言特有的程度副词"老"的...
关键词:东北方言    
黑龙江站话中kè(去)的来源被引量:4
《汉字文化》2014年第2期29-32,共4页杨松柠 李冬梅 
黑龙江省哲社办一般项目"黑龙江站话的历史层次研究"(项目编号:11B084)的阶段成果之一
一、引言 在黑龙江地区的方言中,存在一个由于政治移民而形成的方言岛——站话。“站话”即驻守驿站的人所说的话。清政府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将吴三桂叛军中的一部分发往盛京(今辽宁沈阳)尚阳堡戍边。当时清政府为反击沙俄...
关键词:黑龙江地区 黑龙江省 方言岛 清政府 吴三桂 吉林市 爱辉区 黑河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