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淑丽

作品数:18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科学发展观列宁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主义研究》《中国成人教育》《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经济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列宁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吗?——与王金柱同志商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93-98,共6页江淑丽 李心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13JDSZK0027):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特质研究
列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并未改变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的认识。不能用我国现实去剪裁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新的历史条件,提出符合本国国情的理论和...
关键词:列宁 社会主义社会 公有制 非公有制经济 
斯大林“一国建成”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吗?——与汤德森、江丽同志商榷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100-109,共10页江淑丽 李心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13JDSZK0027):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特质研究
"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是斯大林为在政治上打倒反对派而竖起的一面旗帜,不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苏联客观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甚至是自相矛盾的;而在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问题上,则偏离...
关键词:斯大林“一国建成”论 缺陷 启示 
列宁并未改变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被引量:1
《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1-5,共5页江淑丽 李心怡 
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革命观是一致的。在革命的前提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须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才能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进程问题上,他们都认为,无产阶级政治革命可以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
关键词:社会主义思想史 社会主义革命 列宁 马克思恩格斯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轨迹探寻被引量:2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10-13,60,共5页江淑丽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生态危机的资本主义制度根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社会 生态社会主义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阵地建设被引量:8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8-100,共3页江淑丽 
网络的快速发展既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和传播的重要阵地,这是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和各类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理论 网络 
论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探索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29-33,共5页江淑丽 
中国共产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每一代领导集体都牢牢抓住发展这一主题,探索中国社会主义...
关键词:发展 经济建设 生产力 人的全面发展 
重评巴黎公社防范干部蜕变的两项措施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4-17,共4页江淑丽 李心华 
巴黎公社防范干部蜕化变质的两项措施———普选制和工人工资制,废除了资产阶级官僚特权制度,堵塞了公职人员钻营禄位和升官发财的途径,实现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民主,体现了公社是真正的工人阶级政府。这两项措施,为无产阶级如何掌握国家政...
关键词:巴黎公社 普选制 工人工资制 社会主义民主 
浅谈大学生哲学教育
《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第10期74-75,共2页江淑丽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 大学生 社会科学教育 科学思维方法 教育工作者 高等学校 科学理论 哲学素质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当代发展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48-149,共2页江淑丽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化,“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赋予了社会主义本质论新的时代特点。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 “三个代表”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历史发展被引量:1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6-11,共6页江淑丽 万丙策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共产主义的两大目标:一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二是实现人类解放,即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列宁领导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了实践意义;邓小平对社会主...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 生产力 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