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容

作品数:8被引量:4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阳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转型村落社区和谐社会心理失衡心理构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技术与市场》《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马尾上岐水库生态旅游开发——基于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50-56,共7页童正容 苏华哲 刘江 
2014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35108012)
"生态省"建设作为福建省的一个系统长期工程,涵盖了对水库进行有效的生态开发与建设,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内容。对水库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生态开发与利用,有助于福建省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目标。目前...
关键词:上岐水库 生态旅游 体验经济 永续发展 
新农村建设下“空心村”的成因及治理路径——以福建省清流县灵地镇古洋村为例
《就业与保障》2015年第8期18-20,共3页童正容 
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外围增长、中心衰退的"空心化"现象,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福建省清流县灵地镇典型的"空心村"——古洋村的全面调研,发现当前村庄主要体现为人力资本、村庄结构、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方面...
关键词:空心村 新农村建设 治理路径 空心化 
社会转型期大学人格教育的缺失与重塑——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9期114-116,共3页童正容 
复旦研究生投毒案引发了各界对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追问。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格教育,高校频发这类案件缘于社会转型期大学人格教育的缺失。教育理念市场化、产业化,教育价值观功利化、实用化,人性教育缺位,人文情怀缺失等是大学缺乏人格...
关键词:社会转型 人格教育 人格重塑 
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以福建省民营企业为例被引量:2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2-116,共5页童正容 李远 胡云亮 林良池 
福建省人事厅课题"福建省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构成企业的主体,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人才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对民营企业的人才资源开发与建设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在对福建省民营企业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才 可持续发展 对策 
论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与和谐社会心理构建被引量:23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童正容 翟玮玮 
社会转型期也是社会心理的重构期,易产生社会心理失衡问题。文章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导致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社会心理失衡的多个因素及其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心理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转型 社会心理失衡 和谐 
从“西河村”反思村落社区的生态平衡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8-110,共3页童正容 陈昌文 刘勇萍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在生态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无穷尽的欲望之间寻求一种合理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一个急迫而又严峻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彝族村落西河村的实地调研与观察,分析了该村落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经济发展 社区生态 平衡发展 
从制度因素视角分析我国的相对贫困现象被引量:11
《技术与市场》2005年第04A期41-42,共2页霍艳丽 童正容 
本文立足于我国反贫困已经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化本身不能消除相对贫困,城市化在一 定程度上还为我国目前存在的贫困提供了制度支撑。文章从目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出发,指出 21世纪我们在消除贫困时...
关键词:相对贫困 中国 制度因素 消除贫困 城市化 财富分配 反贫困 成绩 “马太效应” 现象 
第三社区:西部民族村落的发展方向——关于一个彝族村落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3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童正容 陈昌文 
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发现了当前民族村落所面对的困境及其机遇,研究了支撑这些村落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制约和传统优势,并提出对西部民族社区具一般适应意义上的“第三社区”概念,“第三社区”是生活方式的参与式社区,而支持此社区建立与发展...
关键词:村落前景 民族社区 交换优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