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光

作品数:22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科学哲学可持续发展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大连大学学报》《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的生态意蕴
《各界》2020年第10期152-153,共2页王宏玲 胡光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蕴含着人类与自然的共生、技术与自然的相伴、社会与自然的同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来源,为人类解决生态矛盾提供了指导方法.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倡导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解决生态矛盾的思维方...
关键词:马克思 《人类学笔记》 生态 
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社会时间和空间对人的异化及影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2期23-25,共3页胡光 姚舜禹 
从社会运行的角度来看,社会时间和空间可以分为劳动时间和空间以及自由时间和空间。劳动时间和空间内进行社会生产,自由时间和空间内进行个人享受和个人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社会时间和空间的两个部分表面上由资产阶级占有和支配,...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时间 社会空间 异化 
彼得·辛格人性论的局限性
《学理论》2015年第19期83-84,共2页胡光 袁军 
本文是对辛格的人性论的探讨及批判,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为准绳评价了辛格关于人性论的四个局限性,并指出了其理论的缺陷。我们可以看到,辛格的人性思想都是站在以动物、以自然界为逻辑起点上,这些思想显然是不对的,这严重贬低了"人...
关键词:功利主义 平等原则 彼得·辛格 人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解析
《学理论》2014年第1期16-17,共2页胡光 袁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深刻总结100多年来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经90多年的反复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的回顾,概括...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沿革 本质内涵 价值意义 
教育部“原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教学研讨会综述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10期132-134,共3页杨慧民 胡光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切实推进“原理”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化,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原理”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于8月2—3日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2013年年...
关键词:“原理”课 “两个转化” 课程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普世价值”之争论焦点
《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第4S期175-176,共2页马晓楠 胡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普世价值"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二者存在本质区别。为了揭示"普世价值"的实质,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文中对二者争论的焦点进行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普世价值 价值 
浅析生态马克思主义
《才智》2013年第4期226-227,共2页胡光 史建伟 
通过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内容的梳理以及理论的研究可以分析出生态马克思主义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有效调整,同时也有利于在充分考虑国内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促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兼具国际视野和国内敏感度,从而深入...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 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社会实践活动被引量:1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3年第1期220-220,共1页胡光 马晓楠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了解自我,也有利于大学生知与行相统一,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实践的顺利进行与正确的理论指导分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的核心价值观,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是...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价值理念 相统一 知与行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普世价值”思潮研究被引量:1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1-2,共2页赵丽 胡光 
要解答"普世价值"这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深刻的理论分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出,主张"普世价值"的人提出的"普世价值"的依据,即"抽象人性论和全人类共同利益"是不成立的",普世价值"的概念内涵也是不科学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普世价值 相对性 阶级 
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与现实困境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1年第3期98-102,共5页宋佳 胡光 
主要通过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思想的剖析,得出非人类中心主义存在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理论层面上存在主体缺失、价值缺失、道德缺失的不足;在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发展相脱离,与构建和谐社会相脱节。
关键词:人与自然 非人类中心主义 和谐 可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