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裕岭

作品数:28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合规企业食品安全应急处置人工智能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西警察学院学报》《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浙江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刑事数据被动出境的影响、成因及其应对
《公安学研究》2024年第6期83-100,122,共19页胡裕岭 姚浩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20&ZD199);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制完善”重点项目“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冻结的性质及其法律规范”。
2024年8月联合国特别委员会通过了《联合国打击网络犯罪公约》决议草案,刑事数据跨境流动成为各国关注焦点,但尚未形成解决刑事数据被动出境问题的有效方案。刑事数据被动出境不仅影响我国数据主权、司法主权等核心利益,而且令网络服务...
关键词:刑事数据 被动出境 数据主权 数据冻结 
我国GAI数据治理的多元协同模式研究——新加坡治理经验的启示被引量:2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86-98,共13页胡裕岭 姚浩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99);上海市法学会国家安全法律研究会2024年度课题项目(2024SNSL04)。
数据治理是现代国家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所关注的焦点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治理工作,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和规定。然而,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数据风险,我国当前的数...
关键词: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据治理 多元协同 层级治理 新加坡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数据治理与“囚笼”——基于行业主体自我监管的回应型研究被引量:5
《征信》2024年第2期46-57,共12页胡裕岭 姚浩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199)。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自面世伊始即引人瞩目,数据、算法、算力作为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前行的“三驾马车”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数据之殇,如数据泄露、数据垄断等亦挑战着传统数据治理框架。在智能...
关键词:ChatGPT 生成式人工智能 数据治理 自我监管 
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查阅权的边界探讨与规范建构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14-20,共7页胡裕岭 穆书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与刑法体系的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0&ZD199);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科学证据技术标准与采信规则的规范统一研究”(项目编号:202107)。
查阅相关文件资料是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开展合规有效性评价的重要基础,但现行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对查阅权的规定有较大差异,既未厘清其性质,又没有阐明获取文件资料的方式,还存在查阅范围过于宽泛、查阅的时间和地点未作规定等问题。因此...
关键词:企业合规 第三方机制 查阅权 相称性原则 
企业合规在税收征管改革中的导入被引量:4
《税务与经济》2023年第5期39-43,共5页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科学证据技术标准与采信规则的规范统一研究”。
税收共治与企业合规具有共同的理念契合与目的一致。单一的税收征管执法或刑事司法并不能起到税收治理和企业违法犯罪预防的良好效果。开展企业税务合规有利于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完善行刑衔接机制,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税收治理格局,实现...
关键词:税收治理 企业合规 税务合规 犯罪预防 
不确定性鉴定意见的生成及其证据效力研究被引量:2
《中国司法鉴定》2023年第4期73-79,共7页胡裕岭 
华东政法大学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资助;2021年度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项目。
法官应当如何审查科学证据的问题,正在挑战人类经过不懈追求才拥有的裁判智慧,甚至还要面对诸如ChatGPT等新技术的挑战,其根本原因在于科学和司法是泾渭分明的。司法鉴定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与司法解释性质文件中对不确定性鉴定意见的表...
关键词:不确定性 鉴定意见 科学证据 证据效力 
刑事案件中的电子数据合法性审查研究被引量:2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12-19,共8页胡裕岭 姚浩亮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共识、分歧与发展:中国刑事证据调查技术与检验制度的现代转型(1906-1949)”(项目编号:2019JG009-EFX323)的研究成果之一。
我国现行电子数据审查规则围绕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关联性四个层面展开。但在司法实践中往往过于强调真实性审查,而忽视其他层面的审查,甚至认为后者的价值顺位可以让渡于前者,补正采用。在取证活动中,此种做法不仅易使公民权利遭...
关键词:电子数据 合法性审查 非法证据排除 权利保障 
“刑讯”与“拷讯”之辨——兼议传统讯问技术的现代转型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68-75,共8页胡裕岭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资助项目(2019JG009-EFX323)
讯问是古今刑事证据调查中最为重要手段之一。"刑讯""拷讯"与刑讯逼供的词义不同,现今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法制史等学术研究中却多有混用现象,在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应当予以明晰。古之"讯问",多指用刑具审讯,与今之刑讯逼供近...
关键词:讯问 刑讯 拷讯 刑讯逼供 
民国时期指纹技术标准之争及启示
《中国司法鉴定》2020年第4期88-95,共8页胡裕岭 
上海市社科规划青年课题(2019JG009-EFX323)。
现代指纹技术自民国时期引入中国。但受特殊历史时期影响,英国的亨利制度、阿根廷的武赛蒂赫制度、德国的汉堡制度、法国的埃蒙培尔制度等不同指纹技术,几乎同时在中国不同地区得以探索和实践。这种百花齐放的状态限制了鉴定标准的统一...
关键词:民国 指纹技术 指纹分类 技术标准 司法鉴定 
法律文化视野下的血亲复仇现象与防治对策——从张扣扣案谈起被引量:2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103-110,共8页胡裕岭 
血亲复仇并非中国的独有现象,但却因家国文化、儒家孝仁思想、侠义之风等在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汉唐时期的立法除短暂施行的《轻侮法》外,虽然对血亲复仇严令禁止,但在"以孝治天下"和强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政策下...
关键词:血亲复仇 文化土壤 司法改革 张扣扣案 法律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