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友萍

作品数:10被引量:1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生儿硬肿症儿童哮喘儿童哮喘修饰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重庆医学》《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卟啉锰修饰的TFO结合并切割HBV-DNA片段体外的实验研究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5年第3期282-285,共4页光丽霞 袁发焕 奚敏 赵聪敏 刘立 温恩懿 艾友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00128)
目的观察卟啉锰修饰的螺旋寡核苷酸(TFO)在体外结合并切割HBV-DNA片段的能力。方法以卟啉锰、吖啶修饰TFO末端;在37℃pH7.4体外环境中,使卟啉锰、吖啶修饰的TFO与32P标记的HBV-DNA片段结合,以凝胶滞留试验、酶足迹和切割试验观察其结合...
关键词:卟啉类 肝炎病毒 乙型 DNA DNA片段 切割部位 体外环境 HBV TFO 卟啉 修饰 
卟啉锰-TFO-吖啶的合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第14期1258-1261,共4页光丽霞 袁发焕 姜中兴 王升启 赵聪敏 刘立 温恩懿 奚敏 艾友萍 管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3980 0 12 8)
目的 合成卟啉锰 TFO 吖啶化合物。方法 合成含 7 去氮 2 脱氧黄嘌呤的TFO ;以吖啶修饰TFO的 3′末端 ,以 6碳氨基连接臂修饰TFO的 5′末端 ;四苯基卟啉四羧酸经金属化、酯化后 ,与TFO的 5′末端偶联 ;薄层层析纯化 ,质谱、紫外光...
关键词:卟啉锰-TFO-吖啶 合成 三股螺旋形成寡核苷酸 基因治疗 
薄层色谱法纯化卟啉锰修饰的TFO被引量:2
《重庆医学》2002年第11期1029-1031,共3页光丽霞 袁发焕 刘立 赵聪敏 温恩懿 奚敏 艾友萍 王升启 王小红 姜中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980 0 1 2 8)
目的 筛选分离纯化卟啉锰 TFO 吖啶化合物的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以固相亚磷酰胺法合成吖啶、6碳氨基连接臂修饰的TFO ,并以温和法切割和脱保护 ;四苯基卟啉四羧酸经金属化、酯化后 ,与上述TFO偶联 ;分别以变性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寡...
关键词:卟啉锰 TFO 薄层色谱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重庆汉族儿童哮喘关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第8期968-971,共4页廖伟 李为明 赵聪敏 光丽霞 尹晓娟 艾友萍 奚敏 
目的 探讨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第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重庆汉族儿童哮喘的关联。方法 采用PCR-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法对50例哮喘儿童缓解期β2-AR16、27位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与50例健康儿童...
关键词:哮喘 儿童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 基因多态性 
重庆地区汉族儿童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单倍型与哮喘相关性的研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105-108,共4页廖伟 李为明 赵聪敏 光丽霞 王金生 奚敏 艾友萍 温恩懿 
目的 探讨 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 (β2 AR)单倍型与重庆汉族哮喘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 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 76例汉族哮喘儿童 β2 AR16、2 7位多态性 ,并与 10 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 ,统计分析 β2 AR单倍型与哮喘病情严重...
关键词:哮喘 儿童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 单倍型 
儿童哮喘α_1-抗糜蛋白酶杂合缺失研究被引量:8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318-320,共3页尹晓娟 李为明 魏红光 光丽霞 崔凤文 奚敏 艾友萍 刘晓蓉 温恩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570749)
目的探讨α1 抗糜蛋白酶(α1 antichymotrypsin,α1 ACT)杂合缺失是否为儿童哮喘发病的遗传因素。方法应用火箭免疫电泳技术检测90例哮喘儿童、180例健康儿童及200例健康成人血浆α1 ACT含量 ,家系调查确定α1 ACT杂合缺失 ,统计学方法...
关键词:儿童 哮喘 Α1-抗糜蛋白酶 杂合缺失 
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免疫保护机理的初探被引量:3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8年第5期7-9,共3页宗海红 李为明 俞树荣 张雪 白班俊 艾友萍 
探讨抗隐孢子虫单克隆抗体(MCAb)的作用机理。方法检测接种经McAb处理的CSP的宿主MDCK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和细胞膜Na+一K+一ATP酶活性,以及采用3H—TdR掺入法和细胞流式议(FCM)测定宿主MDCK细胞DN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
关键词:隐孢子虫 MDCK细胞 单克隆抗体 免疫保护 
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特性及其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4年第1期13-16,共4页尹翠娥 何作云 艾友萍 丁秋华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室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国内自70年代早期开始对新生儿低体温和硬肿症的病理生理与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迄今其仍为威胁新生儿健康和...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血液流变 
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学特性及其意义的研究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3年第2期47-48,共2页尹翠娥 何作云 艾友萍 丁秋华 
关键词:流变学特性 新生儿硬肿症 表观粘度 切变率 硬肿 红细胞聚集指数 屈服应力 病理生理 合并肺炎 皮下脂肪 
新生儿硬肿症血液流变特性及其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1992年第2期70-72,97,共4页尹翠娥 何作云 李为民 宋海红 艾友萍 丁秋华 
对新生儿硬肿症(DS组)和健康新生儿(NS组)血液流变特性的对照研究发现:DS组的RA1、τ_0和ηr高于NS组(P<0.05),提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是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理之一。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红细胞聚集 新生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