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超睿

作品数:12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楼梦《红楼梦》《礼记》序言礼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学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中华文化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媒介语境下盐城运河民俗活化传承路径探讨
《传媒论坛》2023年第20期70-73,共4页徐清 薛超睿 梁羽飞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清代大运河江苏段场域下文人的文化记忆建构与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1ZWD002);2022年度市政府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盐城运河区域民俗记忆及其活化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2skC86)阶段性成果。
江苏盐城运河沿线民俗事象丰富,在发掘和保护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文化孵育是乡村振兴、富民兴农的重要举措。随着盐城被纳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运河民俗的传承与活化显得愈发重要。从新媒介的视角,梳理盐城运河流域民俗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新媒介 运河民俗 乡愁记忆 活化传承 
西儒译《檀弓》丧服术语的注疏话语考察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47-53,共7页薛超睿 
江苏省社会科学青年项目“理雅各《礼记》英译及海外礼学传播研究”(17ZWC003)。
在儒学经典西传过程中,不仅义理层面的阐发、大量名物制度的诠释需要下考据功夫,而且要回到经学注疏语境,将训诂与翻译相辅相成,才能等值和真值地阐释其中精髓。理雅各英译本和顾赛芬法译本具有较高的训诂学意识,其注释建立在对中国传...
关键词:《礼记·檀弓》 丧服术语 西儒译本 注疏话语 
民初文人“捧角”现象的新变及与士心世态的关系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薛超睿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通俗文学期刊文本与电影改编研究(1913 1931)"(17BZW073)
民国初年,遗民文人聚集在北京、上海、天津等都市,流连歌楼戏院,为艺人填词谱曲,以文字追捧结好,成为20世纪初叶都市文化的一个异类,毁誉参半,批评者讥之"沉湎于声色,乃托词于醇酒妇人者",欣赏者则赞其知音顾曲,文人雅好。产生文人捧角...
关键词:民初 遗民文人 捧角 士心世态 
“春华终不谢,一洗穷愁声”——论晚清樊增祥“娱情”诗学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86-89,共4页薛超睿 
樊增祥在清末民初旧体诗坛大放异彩,创作之夥,古今罕匹,历来评价也褒贬不一,批评尤在其好为艳体,格调不高;创作贪多,时有匠气;缺乏寄托,命意无深。笔者认为这些特征均缘自其"娱情"的诗学观,公开反对"诗可以怨"的论调;他着意书写个人生...
关键词:樊增祥 诗歌游戏化 “娱情”诗观 
从《礼记》英译本“序言”看理雅各对中国礼学的接受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7期13-18,共6页薛超睿 
理雅各1885年《礼记》英译本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欧语系统全译本,本文对其《序言》作全面整理及研究。理雅各首先简述译经的缘起,评价前人译本的得失;其次介绍自己所用底本的优长,既有权威注疏,又汇诸家之说;再次对"三礼"成书过程逐一梳理...
关键词:理雅各 《礼记》英译本 “序言” 中国礼学 接受 
清末在陕名宦樊增祥仕途履历考述被引量:1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5期79-83,共5页薛超睿 
樊增祥是清末民初知名的文人型能吏,其仕途的大半时光留在了关中大地,从陕北宜川县令,到宰邑重镇渭南,后又历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深耕地方卅载,终成封疆大吏。在内忧外患的国运与波谲云诡的宦海中,他时而謇谔自负,时而明哲保身,起初...
关键词:樊增祥 仕途履历 体制内转型 
《紫泥酬唱集》:一位考官视角下的清代乡试
《古典文学知识》2017年第1期78-86,共9页薛超睿 
科举作为士子晋身、朝廷抡才的最重要途径,制度至清代已臻成熟,应对科场弊政的防范措施和惩戒法律也日益完善与严密。“立法之固,远轶前代”,《大清会典》《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大清律例》《钦定礼部则例》,以及专门的考试法规《...
关键词:清代 《大清律例》 乡试 考官 《大清会典》 科场 科举 法律 
樊增祥《十忆》诗与艳情诗的生新
《文艺争鸣》2014年第5期187-190,共4页薛超睿 
艳情诗广义上是对书写男女之情的一类诗歌的统称,自古迄今数量很多,但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似乎一扣上“艳情”的帽子,就难逃淫媒、放荡等恶声,甚至因言废人,连作者都要被批判一番,所以历史上的艳体诗人,总是想方设法地比附...
关键词:艳情诗 樊增祥 男女之情 《国风》 价值转向 清代末期 诗歌 尴尬 
《苏东坡》——英国汉学对苏轼的最早接受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119-123,共5页薛超睿 
《苏东坡》刊载于近代重要的英文汉学刊物《中国评论》第一期,也是英国人包腊《广东历史》的开篇之作,这些都表明苏轼逐渐被英国汉学界关注。作者在研读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梳理苏轼晚年流寓岭南的行迹和诗文创作成果,立足岭南,放眼...
关键词:《苏东坡》 英国汉学 苏轼接受 
《读红楼梦诗》作者朱瓣香生平创作小考被引量:2
《红楼梦学刊》2011年第3期58-63,共6页郭浩帆 薛超睿 
《读红楼梦诗》是产生于清道光年间的评点《红楼梦》的组诗,刊载于1918年的《小说季报》上。作者朱瓣香名守方,字漱芳,浙江山阴人,生于嘉庆四年(1799),卒于道光十六年(1836),道光十六年(1836)进士,著有《瓣香外集》、《四悔草堂外集》...
关键词:读红楼梦诗 红楼梦 朱瓣香 朱守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