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艳玲

作品数:10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青铜器出土楚文化形制青铜器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南文化》《中原文物》《江汉考古》《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都市金沙遗址“罡正”地点商周墓葬发掘简报
《江汉考古》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袁艳玲 刘玥琳 田剑波 周志清(执笔/照相) 孙志辉(绘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古蜀地区文明化华夏化进程研究”(项目编号21&ZD223);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渝地区先秦两汉时期古盐道文化资源整理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2023ZDSC14);2024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三峡地区战国秦汉考古学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4SKGH067)阶段性成果。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2003年对金沙遗址“罡正”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44座,皆为竖穴土坑墓,仰身直肢葬,其中M258发现船棺痕迹,其余不见葬具。墓葬随葬品较少,以陶器为主,主要器形有尖底器、平底...
关键词:金沙遗址 “罡正”地点 商周墓葬 船棺葬 十二桥文化 
楚系青铜器的铸造遗址初探
《南方民族考古》2017年第1期189-203,共15页袁艳玲 
铸铜遗址的有无是考察楚系青铜器的铸造体系的直接证据。楚文化区域内发现的一些与铸铜有关的遗物以及周边地区铸铜遗址的发现,表明楚国内部除了都城之外,在地方城邑也可能存在独立的铸铜作坊,楚国应该存在层级性的铸铜作坊体系。
关键词: 青铜器 铸铜遗址 
楚系青铜器的分期与年代被引量:19
《考古学报》2015年第4期475-504,共30页袁艳玲 张闻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楚系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项目编号10XKG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早期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2CKG007)阶段性成果之一
楚系青铜器是指东周时期楚国及其附属国出土的、具有楚文化特征的青铜器。迄今为止,楚系青铜器发现的数量之多,年代序列之完备,已位居东周列国之冠。对楚系青铜器年代序列的考订不仅是进一步研究楚文化的基础,而且也可为东周列国青...
关键词:青铜器 东周时期 年代序列 文化特征 年代研究 楚文化 出土 属国 
楚式鼎的分类、组合及其礼制涵义被引量:9
《考古》2015年第8期103-112,共10页袁艳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KG001;13&ZD130)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用鼎制度是两周考古的一个重要命题。自20世纪70年代俞伟超先生发文系统探讨这一问题之后,就不断有学者对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补充、完善、质疑以至于修正。这些探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两周用鼎制度的认识,但迄今仍存在较多的争论,
关键词:楚式鼎 器物组合 礼制 用鼎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 
商周青铜器研究的新思路——读《曾国青铜器研究》
《江汉考古》2011年第2期123-127,共5页袁艳玲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KG001)资助
张昌平先生的新著《曾国青铜器研究》一书已由文物出版社2009年出版了。全书共七章,分别考察了处于不同政治地位下的曾国青铜工业的发展水平、独立铸造能力以及对外交流状况,并对青铜器所反映的曾国的中心区域、政治体系、早期历史以及...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 曾国 文物出版社 2009年 政治地位 对外交流 中心区域 政治体系 
周代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动被引量:11
《考古》2009年第10期68-77,共10页袁艳玲 
重庆师范大学博士基金(09XWB001)资助
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青铜礼器,从铜矿的开采到器物的生产与流动,都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由此造成了在同一国家权力控制下,青铜礼器的风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由于转让赠送工匠、联姻、赗赙、战争掠夺、贿赂等流动方式的存在,形成不同风格青...
关键词:青铜礼器 生产与流动 周代 
楚地出土平头镞初探被引量:5
《江汉考古》2008年第3期48-54,共7页袁艳玲 
平头镞是东周时期常见器物,但关于其名称、年代和用途一直不太清楚。本文对楚地出土平头镞的形制进行了初步整理,分为五型,主要流行于春秋晚期到战国中期。在此基础上,根据平头镞的出土位置和形制特征,结合有关文献,考证平头镞的用途为...
关键词:楚地 平头镞 形制 用途 
自然科学手段在三峡考古中的应用
《东南文化》2007年第3期62-65,共4页袁艳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4XKG001)资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学开始更加广泛地与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相关学科结合,主动利用自然科学及技术手段进行探测、分析考古材料。三峡考古是近年来这种学科交叉应用的集中体现,反思三峡考古中引入的自然科学的手段、方法、观...
关键词:自然科学手段 三峡 考古 
楚公■钟与早期楚文化被引量:5
《文物》2007年第3期50-57,共8页袁艳玲 
探索早期楚文化的工作由来已久。概括起来,这些工作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从文献出发,对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位置进行考证。二是从楚式鬲或者楚国的鬲、盂、罐、豆的陶器组合出发,找寻楚文化的来源。三是从楚国早期有铭...
关键词:楚文化 早期 青铜器 楚国 都城 陶器 形制 
楚公■钟侧鼓鸟纹研究——兼及商周时期的鸟纹和鸟形饰被引量:7
《中原文物》2006年第3期78-85,共8页袁艳玲 
楚公■钟侧鼓的鸟纹均为翘尾,与同时期甬钟上流行的垂尾鸟纹不同。商周时期我国南北地区的鸟纹及鸟形饰存在差异。楚公■钟侧鼓的鸟纹装饰,属于南方地区翘尾鸟纹装饰传统,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关键词: 鸟纹 甬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