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龙

作品数:47被引量:24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地理信息系统基于GIS信息技术英国基础教育WEBGIS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计算机应用文摘》《地理科学》《明日风尚》《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遥感的植被物候监测概述
《计算机应用文摘》2025年第3期78-80,共3页刁思萌 费龙 杨拂晓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耦合多源遥感数据的秸秆焚烧人工智能识别算法研究(YDZJ202301ZYTS221)。
植被物候已被证明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地表物候事件的发生时间是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碳吸收开始和停止的重要信号,捕获植物生长的关键时间节点需要在整个生长季进行持续的观测,致使物候观测的新方法成为重要研究事件。随着传统...
关键词:植被物候 物候提取 遥感数据 
吉林西部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1期240-249,共10页李育虹 王文娟 费龙 苏日古嘎 孙鸿超 张锦 巴圣杰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8020503,XDA28020500);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项目(Y7H7031001)资助;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0203001SF)。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活动导致生态系统服务退化,严重限制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科学认知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生态安全保障政策的基础和前提。本研究以吉林西部为研究区,运用InVEST(Integrate...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气候变化 INVEST 
干旱对中国东北黑土区不同植被总初级生产力的时滞与累积效应
《地理科学》2024年第11期2060-2071,共12页薛泽 李雪冬 费龙 杨拂晓 董炜华 刘言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40601077RC);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01048);吉林省教育厅十四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JKH20220831KJ);长春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JJ2019008ZK);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YJSCX2024006)资助。
本文以中国东北黑土区为研究区,基于NIRv-GPP数据集、SPEI数据集,探究1982—2018年干旱对东北黑土区不同植被类型的时滞与累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东北黑土区SPEI与GPP在1982—2018年呈现波动性变化,其中2010年后呈明显上升趋势;②干...
关键词:干旱 东北黑土区 总初级生产力 时滞效应 累积效应 
基于特征选择与遗传神经网络的土壤水分反演
《中国农业气象》2024年第10期1095-1108,共14页刘昀昊 李雪冬 费龙 杨拂晓 
吉林省科技厅“耦合多源遥感数据的秸秆焚烧人工智能识别算法研究”(YDZJ202301ZYTS221);长春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师大自科合字[2019]第08号)。
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水文、生态和气候等环境因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自然环境过程具有深远的影响。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为区域地表土壤水分监测提供了有效手段。本研究以Sentinel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提取特征参数构建...
关键词:土壤水分 微波遥感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特征选择 
基于深度学习的野生动物图像识别研究综述被引量:1
《北京测绘》2024年第9期1237-1242,共6页杨拂晓 费龙 闫泰辰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20230203001SF)。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及计算机能力的重大突破,为实现更高效准确的野生动物图像识别提供了新的契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深度学习(DL)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发挥出巨大的优势。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野生动物图像识别中可以捕...
关键词:深度学习(DL) 卷积神经网络(CNN) 野生动物 图像识别 
基于神经网络的饮马河流域水质监测系统设计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106-110,共5页杨拂晓 王媛 费龙 刁思萌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基于深度学习的饮马河流域水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究”(20230203001SF)。
精细化的水质监测能够为水资源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为水质智能监测开辟了新思路。本研究结合WebGIS与深度学习算法,设计并实现基于神经网络的水质监测系统。该系统以水质断面数据为数据支撑,通过划分数据集的方式...
关键词:水质监测 神经网络 饮马河流域 GIS 
中国东北黑土区地表土壤含水量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被引量: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92-100,共9页李雪冬 红英 费龙 刘昀昊 王浩 薛泽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吉林省土壤墒情反演与旱情诊断”(20220508058RC)。
土壤含水量通过影响土壤养分循环进而控制植被分布格局,量化黑土区土壤含水量空间格局对于理解土地覆被特征及生态系统小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Sentinel-1A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数据为基础,辅助同时段Sentinel-2光学影像数...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土壤含水量 微波遥感 定量反演 
基于降水Z指数的朝鲜降水及旱涝时空特征被引量:15
《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12期3051-3063,共13页费龙 邓国荣 张洪岩 郭笑怡 王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10);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80101082JC,20190103151JH);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项目(JJKH20181182KJ)。
利用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TRMM)3B43月降水数据,并结合降水Z指数,研究朝鲜1998-2018年的降水和旱涝时空格局。结果表明:TRMM与站点观测降水数据有显著的相关性。朝鲜降水季节性特征明显,57.29%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关键词:旱涝 TRMM 降水Z指数 M-K趋势检验 朝鲜 
VR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4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12期175-176,共2页石梦琦 费龙 
VR技术作为新型科技手段发展迅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利用VR技术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同时也为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带来创新发展。本文在阐明VR技术的含义与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VR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使中学地...
关键词:VR技术 中学地理 应用优势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6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年第8期37-38,共2页费龙 田秋艳 
吉教科合字[2014]第262号的研究成果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新时代科技高度发展的产物。从较低层面上看,可以把虚拟现实技术当成一种可视化方法,提供给人们更丰富的可视化信息。从高级层面分析,虚拟现实技术是一个综合性技术,它融合了三维图形技术、立体...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中学地理教学 虚拟现实环境 可视化方法 仿真技术 三维图形 立体显示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 可视化信息 时代科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