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建中

作品数:35被引量:7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人工智能AI三网融合电视主播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艺术电子电信更多>>
发文期刊:《视听理论与实践》《重庆开放大学学报》《青年记者》《传播与版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电视的内容创新路径
《新闻论坛》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邬建中 杨淑杰 
国家社科基金“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XW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电视的内容创新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从三个关键方面探讨了教育电视内容的创新:内容创新的特点、内容创新的维度以及内容生产模式的转变。重点强调了教育电视内容创新需要以用户为中心,利用智能技术分析...
关键词:教育电视 内容创新 人工智能 
虚拟化身的联结在场:基于技术具身的“云自习”陪伴式学习研究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邬建中 王本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XW039)的研究成果。
“云自习”作为综合类视频平台上由网络用户驱动的多人实时在线的集体性学习行为,是数字技术赋能下的线上学习新形式,重塑着不同个体在虚拟学习空间中的互动和表达方式。本文以身体为研究出发点,从社会作用理论分析技术具身视角下“云...
关键词:技术具身 “云自习” 规训 陪伴感 
动力、情境与认知:对AI主播“具身性”的反思被引量:1
《传播与版权》2024年第19期33-35,共3页邬建中 杨帆 黎慧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XW039)。
作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技术在传媒产业的创新应用,AI主播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模拟真人主播来营造身体在场的“真实”感觉。文章对AI主播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并聚焦于动力系统、情境认知与认知发展这三个与“具身性”紧...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AI主播 具身 
教育电视的场景化发展研究
《新媒体研究》2024年第17期74-77,共4页邬建中 杨淑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号:19BXW039)的阶段成果。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电视正迎来场景化发展的全新机遇。基于协同学习理论,教育电视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技术,实现了用户需求的精准匹配与数字化升级。协同学习强调深度互动与信息的汇聚,借助虚拟现实、边缘计算等前沿...
关键词:教育电视 场景化发展 人工智能 协同学习 AIOT技术 创新路径 
新媒介·新场景·新行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电视变革路径
《视听界》2024年第4期30-33,共4页邬建中 黎慧斓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XW039)的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电视革新传统电视模式,基于梅罗维茨的场景理论,智能电视融合智能化、个性化和社交性特点,扩展了观看场景。它不仅保留了传统电视大屏优势,还使用户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选择,重塑客厅娱乐中心地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
关键词:人工智能时代 智能电视 场景理论 
AIGC时代影视传媒教育变革:机遇、挑战与对策被引量:2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傅至 邬建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XW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传媒教育面临数字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加速构建智慧教育理念、推动教学场域数智转型、重塑实践教学流程是AIGC为高校影视传媒教育带来的新机遇。教学范式、教学资源、教师能力的智能变革是...
关键词:人工智能 AIGC 影视传媒 教育变革 
沉浸与具身: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国际传播共通意义空间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年第3期85-96,共12页邬建中 李玉珊 王本婷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课题号:19BXW039)的阶段成果
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政治操弄等问题成为国际传播的阻碍,而形成共通的意义空间是国际传播的关键所在。对此,作为国际传播基础设施的混合现实(MR)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野。混合现实(MR)技术通过影响国际传播主...
关键词:混合现实 技术具身 共通意义空间 国际传播能力 
溯源、反思与展望:AI主播的技术具身被引量:12
《青年记者》2023年第4期60-63,共4页邬建中 杨帆 李清鑫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重点课题“大数据视野下智能型在线学习研究”(项目号:2017-GX-026);国家社科基金“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批准号:19BXW039)阶段性成果。
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知经历了从离身到具身的发展过程,但两者并不是绝对割裂的。AI主播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播音主持领域的代表应用之一,使新闻主播发生了从真实到虚拟、从可视到可感、从单一到多向的转变,衍生了由“主体-社会-自然...
关键词:技术具身 AI主播 人工智能 媒介身体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被引量:2
《传媒论坛》2022年第4期53-55,共3页邬建中 秦倩 
2019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号:19SKGH104)的成果
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的概念被重新定义。当前的在线教育产业既包括互联网,也包括在线教育、广播等传统媒体。在此背景下,在线教育产业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与生产力也发生了改变,其主题、形态、内容生产方式等都应进行AIOT转型,...
关键词:人工智能 在线教育产业 问题 创新发展路径 
身体、遮蔽与新中区:对AI合成主播技术具身的反思被引量:14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98-103,125,共7页邬建中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时代在线教育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SKGH1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电视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BXW039)的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出现让我们对技术具身有了更多的思考。在唐•伊德三个身体的理论视角下,AI合成主播的物质身体进化为泛在而统一的数字孪生文化身体在去蔽与遮蔽之间形成了双重遮蔽。而在物质身体和文化身体的交织中,AI合成主播前台...
关键词:人工智能 合成主播 技术具身 场景 新中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