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雄

作品数:41被引量:280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侵权环境权救济因果关系环境权益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东南学术》《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行政执法视角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效设定——对美国环境公民诉讼时效的借鉴被引量:1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50-63,共14页邹雄 许仁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权的环境公益诉讼法理难点研究”(18BFX175)。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属于公法诉讼,有别于民事私益诉讼,然而现有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效制度在理论探讨与司法实践中仍沿用民事诉讼时效的框架或规定,无助于解决该制度面临的困境。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为解决行政失灵应运而生,应回归到公法制...
关键词: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诉讼时效 环境公民诉讼 行政处罚 
生态法治需以“环境权”为理论基石被引量:3
《中国环境监察》2023年第1期41-42,共2页邹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具体而言,就是要用科学的立法、公正的司法和严格的执法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无疑都需要理论支撑。为此,学术界进行了不懈努力,尤其是针对...
关键词:生态法治 准用益物权 准物权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使用权 环境法学 理论基石 法权 
地方环境立法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被引量:1
《东南学术》2022年第2期228-236,共9页陈山 邹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环境权的环境公益诉讼法理难点研究”(项目编号:18BFX175)。
当前,地方环境立法在立法前中后三阶段分别面临着回应地方现实情况不足、法律责任条文不够精准有效、立法评估缺乏科学工具等可望引入大数据技术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因其数据处理能力契合地方环境立法特点,可内嵌于地方环境立法过程...
关键词:地方环境立法 大数据技术 环境违法行为 法律责任 立法评估 
监督者抑或当事人?——检察公益诉讼原告双重角色的法理检视被引量:4
《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150-159,208,共11页邹雄 陈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环境权的环境公益诉讼法理难点研究”(18BFX175)。
我国检察公益诉讼中检察机关既是诉讼监督者又是诉讼当事人,此双重角色具有法理冲突。我国《宪法》将检察机关定位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发挥着法律监督功能。检察机关通过检察权的执法监督权能、司法监督权能、守法监督权能实现其...
关键词:检察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 双重角色 检察权 法律监督 
“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之探究被引量:2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9-56,74,共9页邹雄 马苑春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规定,高空抛物无法查明实际侵权人时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高空抛物危及公共安全,是特殊类型的公共利益损害。按照民法利益位阶的基本原则,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人身利益优先于财产利...
关键词:高空抛物责任 建筑物使用人 公平责任 公共利益 利益位阶 
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权源的法理透视被引量:1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47-158,共12页邹雄 陈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基于环境权的环境公益诉讼法理难点研究”(18BFX175)
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权源问题,现行法律规定持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说,其他既有学说还有国家环境保护义务说、环境行政执法权能说、环境公益说、公共信托说等几类。现行法律规定和以上学说均不能完美解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救...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 权利人 权源 诉讼担当 
排污权性质的法理辨析被引量:14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48-56,共9页邹雄 安启航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环境权的环境公益诉讼法理难点研究”(18BFX175)。
关于排污权性质,通过分析主要学说,发现其均存有不足,或论点不具说服力、或论证逻辑不周延、或理论基础有缺陷、或未具体确定权利性质等。排污权客体应当是排污许可额度,而非环境容量。权利客体决定了权利性质,由于客体的无形性、财产...
关键词:排污权 权利客体 排污许可额度 无形财产权 
生态环境损害公私法二元救济的规则安排被引量:16
《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80-85,91,共7页王莉 邹雄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系统保护法律制度创新研究”(18AFX022);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态文明背景下环境法学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020JKGHZD003)的阶段性成果。
生态环境损害是指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要素及其组成系统自身的非经济性损害。传统观点认为,民法是私法,不适宜安放具有公益性质的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法律规范;环境法是公共利益本位法,具有维护环境生态价值的基本目的和功能,应...
关键词:生态环境损害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环境法 救济规则 
日本“沼津模式”借鉴:我国垃圾分类的实现路径被引量:16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148-156,共9页邹雄 许成阳 
2018年福建省科技厅委托项目"福建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方案及措施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R0046)
当前我国垃圾分类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行政管控措施效力不彰、市场潜能未能有效发掘、公众力量尚未充分调动等。日本垃圾分类的"沼津模式"源自公私合作的规制转型理念,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激励和民众参与的垃圾分类多...
关键词:垃圾分类 沼津模式 多元协作 公众参与 
高校模拟法庭的实践性探讨被引量:1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第8期66-67,71,共3页王浩云 邹雄 
阳光学院2017年应用型特色课程项目
本文对模拟法庭的定义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课程进行了客观的评价,认为应当由"表演型"模拟法庭向"实战型"模拟法庭进行转化,并且就如何转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模拟法庭 实践性 实战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