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瑛

作品数:87被引量:12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伦理学中华美德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科技学院学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传承》《中国图书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伦理学70年:历史、继承与发展被引量:1
《道德与文明》2019年第6期5-12,共8页陈瑛 王幸华 
新中国70年的伦理学学科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19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幸华助理研究员就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新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历史经验、中国伦理思想史研究等问题,访谈了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
关键词:中国伦理思想史 中国伦理学 伦理学发展 历史的见证 伦理学研究 守正创新 学科建设 继承与发展 
德法互济建诚信——评王淑芹教授、曹义孙教授之《德性与制度》
《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9期103-104,共2页陈瑛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的《德性与制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这首先是由于它的问题意识强、抓得准。诚信问题从古至今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在今天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下,建设社...
关键词:制度体系 诚信问题 德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授 人类社会发展 
爱劳动是第一美德被引量:2
《新湘评论》2017年第10期7-8,共2页陈瑛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4月28日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
关键词:劳动创造 爱劳动 生活 美好 美德 全国劳动模范 创造潜能 总书记 
“尽责·圆梦”之话和
《时事报告》2015年第11期40-40,共1页陈瑛 
“和”是什么?它是把多种、多样、多元因素,依据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事物,实现多元、多种、多样性的统一。换句话说,就是世上的每种、每样、每个事物,都是由多种、多样、多元因素,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所谓“和...
关键词:尽责 “和实生物” 多元因素 多样性 事物 
“尽责·圆梦”之话公
《时事报告》2015年第10期42-42,共1页陈瑛 
中国人一向崇尚大公,赞赏无私,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认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而天下更“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大公”乃世界和人间的“大道”;人类应当以“为公”之心,看待和对待世间一切事物。
关键词:尽责 “天下为公” 社会理想 无私 中国人 大道 应当 事物 
“尽责·圆梦”之话善
《时事报告》2015年第9期42-42,共1页陈瑛 
在人类的终极价值真、善、美之中,古希腊和罗马把“美”奉为最高,而中华民族传统中则更重视“善”,认为善包括美,“尽美未必尽善”。我们敬善、乐善、爱善,习惯于把美的、好的称作善,例如有善人、善士、善工、善贾等;
关键词:尽责 终极价值 民族传统 “美” 古希腊 “善” 
“尽责·圆梦”之话勤
《时事报告》2015年第8期42-43,共2页陈瑛 
6月27日,中宣部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召开“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勤”“善”“公”...
关键词:尽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实践活动 内蒙古自治区 经验交流会 以文化人 价值理念 中宣部 
中华美德之话“信”
《时事报告》2015年第7期40-40,共1页陈瑛 
“信”就是言行一致、说话算数,它经常与“诚”联系在一起并用:“诚”指真心实意,即人们发自内心的纯正的道德动机和真挚、实在的道德情感;而“信”则是指人的言行一致,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信任、信誉等。诚信是统一...
关键词:二程集 曾子杀猪 二字 立国之本 中国伦理 学会名誉会长 个人利益 人而无信 恩图 立人 
我们的旗帜——悼罗国杰同志
《伦理学研究》2015年第3期3-4,共2页陈瑛 
敬爱的罗国杰同志逝世,我感到非常悲痛。我与"罗老"的关系可以说是"义兼师友"。我们曾经是同学,年轻时就戏称他为"罗老",一者是年龄相差较大,他是稳重成熟的"调干",我却来自普通高中的生涩学生,年龄差一个甲子;二者是他永远端...
关键词:国杰 伦理学界 中国传统道德 学界同仁 地下工作 中国梦 精神文明建设 十年 理论与实践 研究成果 
中华美德之话“礼”
《时事报告》2015年第5期38-38,共1页陈瑛 
“礼”这个概念,经历过长期的演变,有过多方面的含义:在春秋战国之前,它曾经是上天所颁布的“天地之经”,即自然、社会和做人之“理”,成为上天所规定的宗教、政治和道德领域的总规则,例如祭拜天地、祖先、圣贤等;在政治体制上...
关键词:“礼” 中华美德 政治体制 春秋战国 “理” 天地 宗教 道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