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桦

作品数:7被引量:21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攻击性内隐内隐社会认知性别差异攻击性行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社会心理科学》《心理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心理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文化人类学对于攻击性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43-46,共4页高桦 
文化人类学对于攻击性研究的启示高桦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科学。从人类发展的角度,将人类置于更为广阔的天地中去了解人类的文化和行为,“正是这种人类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全...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 攻击性行为 萨摩亚人 性别差异 攻击行为 社会心理 克里特 儿童 玛格丽特 启示 
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被引量:110
《心理学报》1998年第1期1-6,共6页杨治良 高桦 郭力平 
采用Jacoby的加工分离程序,对记忆测验中图片的社会性特征与非社会性特征的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贡献进行分离,考察了对社会性信息的加工中内隐记忆的贡献是强于对非社会性信息加工的内隐记忆贡献,还是相反。结果表明:对社会性...
关键词:社会认知 加工分离程序 内隐性 心理过程 
前意识模型的提出和大学生情绪—心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心理科学》1997年第3期212-216,,211,,共6页高桦 杨治良 
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隐记忆研究的过程分离程序(PDP)的独立模型和附着模型,提出了前意识模型的基本构想。实验以50名大学生为被拭,考察了大学生的情绪-心境状况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不同维度的情绪性词汇的敏感性有...
关键词:过程分离程序 前意识模型 情绪 心境 实验研究 
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研究被引量:19
《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第4期26-29,共4页高桦 
女性较少参与攻击,也较少成为攻击的对象。有关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是人的攻击性的特别差异的表现之一。本文回顾总结了有关被攻击者的性别差异的心理学实验,试图探讨这种差异的原因。生物学因素对于攻击性的性别差异有很大影响,在一定...
关键词:性别差异 攻击性行为 攻击者 攻击行为 受攻击 性激素水平 女性 儿童 正强化 实验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被引量:89
《心理学报》1997年第1期18-,20-23,共5页杨治良 刘素珍 钟毅平 高桦 唐永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人文科学资助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
关键词:内隐社会认知 内隐态度 偏好测验 实验性分离 
攻击性理论的概念化方法评述
《社会心理科学》1997年第1期15-19,共5页高桦 
本文对攻击性的理论进行了比较,主要从方法学和概念化方式的角度对每种理论加以评述,并集中介绍了各派别的一些概念。
关键词:概念化 性理论 操作性行为 攻击性 社会学理论 新法则 条件作用 方法学 统计学 挫折理论 
内隐与外显社会认知(攻击性)的性别差异之实验研究被引量:16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80-83,共4页杨治良 刘素珍 高桦 
本研究通过2×2混合实验设计,考察了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再认与偏好测验中对有关攻击性的图片所表现出的多种异同,得出结论:1.不同性别对内隐和外显社会认知有着不同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人的攻击性的表现具有条件性;3...
关键词:攻击性 性别差异 内隐社会认知 心理层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