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隆博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出版发生学谱系学实用主义实验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第欧根尼》《中国美学》更多>>
所获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世界哲学视域下的中国美学——东京大学中岛隆博教授访谈录
《中国美学》2024年第1期251-262,共12页 丁乙 
近年来,以中岛隆博教授为主要发起者的对世界哲学的重新梳理与构建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而这股潮流也为美学领域带来重要启示。在西方的学科体系中,哲学可视作美学的先行学科形态;而在中国,哲学与美学则具有更为紧密的内在关联及类似的近...
关键词:中国哲学 批判性 普遍性 文本 世界哲学 
启蒙与宗教——胡适与福泽谕吉被引量:2
《现代哲学》2017年第3期124-131,共8页中岛隆博 乔志航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西学东渐与广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山大学"三大建设"专项资助
当竹内好倡导"作为方法的亚洲"时,他显示了一种跨-普世性的构想,即普世性不是由西方所赋予的普世性,东方也参与其中,双方都在改变自己的同时,追求更完善的普世性。本文延续竹内的问题意识,通过比较日本和中国来思考启蒙与宗教的问题,分...
关键词:启蒙 宗教 现代性 普世性 儒教 
言可尽意否?
《第欧根尼》2012年第1期70-85,共16页中岛隆博 李红霞 
为了控制语言,中国哲学发现了"正名"之外的方法。一方面是对语言的彻底消除,另一方面是对语言进行比"正名"更大程度的澄清。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情况,有必要追溯由两个理论之间的对立所衍生出来的演化史,即"言尽意"的理论和"言不尽意"的...
关键词:“正名” 政治权力 政治权威 语言 多义性 任意性 “名” 儒家 
“中国哲学史”的谱系学——杜威的发生学方法与胡适被引量:6
《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3期66-73,共8页中岛隆博 龚颖 
1、发生学的方法:胡适的理解(1919年)1919年2月,胡适出版了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两个月后,他在论述杜威实用主义的"实验主义"(1919年4月<新青年>第6卷第4号)一文中,对发生学的方法(the genetic method)作了如下论述:
关键词:杜威 method) 出版 发生学 胡适 方法 理解 中国哲学史 实验主义 实用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