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美

作品数: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景观符号网络流行语民族电影民族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新西部(中旬·理论)》《民族艺术研究》《今传媒》《东南传播》更多>>
所获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机制探究——以“XX体”为例被引量:15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12-118,共7页朱晓彧 冯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和中国网民数量的骤增,网络流行语因其简洁实用而备受关注。作为网络交际、话语传播的一个语言镜像,"XX体"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大量出现并日趋成熟,表征着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模式和传播机制等颇具特色。从网络社区空间...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XX体” 生成路径 编码方式 传播动因 传播效应 
民族电影景观符号的表征作用及其建构轨迹——以“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被引量:14
《民族艺术研究》2013年第5期118-123,共6页朱晓彧 冯美 
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市文化景观的影像传播"(项目编号:12X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少数民族电影镜像在电影叙事、主题表达的过程中,凸显唯少数民族地区所独有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赋予银幕多元文化繁荣的魅力。"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所呈现的异域景观符号在为实体景观增加新意象的同时,也为电影营造意味情境,助推...
关键词:景观符号 民族电影 表征作用 建构轨迹 
成长中的“他者”与言说主体之间的构建关系探析——以拉康镜像理论看《我11》中主人公的自我确立被引量:12
《东南传播》2013年第8期98-100,共3页冯美 
"他者"的解读源自于雅克.拉康的"镜像"心理分析,主要研究"他者"的多重阐释和"他者"与言说主体之间的构建关系。电影《我11》是第六代导演王小帅,继《青红》之后又一部以儿童视角来反映某个特殊的时代问题和人民所肩负的沉重。本文运用...
关键词:镜像理论 他者 主体 《我11》 
消费文化语境下电视人文讲坛节目的突围——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创新价值被引量:7
《中国电视》2013年第7期27-31,共5页朱晓彧 冯美 
2012年8月27日晚十点半,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唯众传媒联合推出中国首档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迎开学之契机,调心态与思想。节目一经播出,便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第一季10场精彩的演讲,被誉为“中国思想好声...
关键词:中央电视台 电视节目 消费文化语境 创新价值 人文 突围 讲坛 综合频道 
城市历史景观符号影像建构探讨——以西安城市宣传片为例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3年第6期20-21,共2页冯美 黄涛 
在影像建构城市形象的过程中,城市历史景观作为一种流动的符号被我们所熟知。在传播视域下,通过对西安城市宣传片这类影像文本的细读,能够更加清楚地揭示融传统、现代于一体的西安城市框架形象的建立—"国际大都市背景下的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影像建构 历史景观 框架理论 培养分析 
视听细节:纪实的点睛 叙事的助推
《新闻传播》2013年第5期147-148,共2页冯美 
在纪录片中,细节看起来虽小,但作用却尤为重要。笔者以纪录片《归途列车》为例,在分析细节表现方式的同时,进一步探讨细节在纪录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纪录片细节 《归途列车》 
《上海姑娘》中新女性形象塑造所受苏联电影影响被引量:1
《今传媒》2013年第2期95-96,共2页冯美 
1958年,留苏学习归来的成荫导演完成《上海姑娘》。影片中,坚强独立的新女性形象颠覆了以往影片男女权利位置关系。该片与苏联电影《没有说完的故事》、《生活的一课》中女主角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以具体文本进行比较分析,不仅能发现苏...
关键词:《上海姑娘》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女性形象 
从修辞原则观照主持人语言运用策略——以《壹周立波秀》为例
《东南传播》2012年第3期129-130,共2页冯美 
修辞原则不仅针对于书面语的遣词造句,而且也适用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际活动。在电视节目中,传统的修辞原则规范、制约和指导主持人的言语行为。本文以《壹周立波秀》为例,在题旨情境、情信辞巧、辞达而已、多样得体、协亦自然五种修辞...
关键词:《壹周立波秀》 口语辞则 修辞方法 语言策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