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作品数:17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基层法院县域治理底电极法律社会学突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电子电信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法律和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县域治理中的基层法院:体制结构与制度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4期163-164,共2页刘磊 
在中国的围家治理层级中,县域治理具有基础意义,构成同家政权体系最为完整的基层结构,基层法院处于县域治理的体制结构之中,其运作形态亦受此影响。一、块块结构中的基层法院。依循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县域治理是在党委领导下开展的,...
关键词:基层法院 县域治理 党委领导 制度逻辑 基层结构 主要构成部分 监察委 政权体系 
县域治理中的基层法院:体制结构与制度逻辑被引量:3
《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3期61-75,共15页刘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民法院的内部管理及其改革研究”(19YJC820037)的资助。
个体本位范式对于认识中国司法机关在政制结构中的定位存在明显的不足,若要正确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整体本位范式。县域是一个完整的治理单元,在县域治理中考察基层法院可以成为整体本位范式研究的一个切入点。党政体制是中国法院赖...
关键词:县域治理 基层法院 党政体制 一体双轨 整体本位 
迈向大国治理的中国法律社会学——对法律社会学研究路径的检视
《法律和政治科学》2021年第1期185-208,共24页刘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C820037)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历经学科初建时期以译介西方社会科学理论和法律社会学论著为主的阶段后,一些法律社会学研究者开始走进法律的"田野",探究法治的社会基础。在此过程中,法律社会学研究一度以"乡土中国"作为主要的研究场域,以乡...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大国治理 无形学院 
维稳压力对基层法院组织形态的形塑被引量:4
《交大法学》2021年第1期60-75,共16页刘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民法院的内部管理及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9YJC820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维稳压力是形塑中国法院组织形态的重要因素。在维稳工作中,基层法院与地方党政系统形成紧密的互需关系。一方面,基层法院通过行使审判职能和延伸审判职能的方式参与地方维稳工作;另一方面,在案件审理执行以及涉诉信访工作中,基层法院...
关键词:维稳压力 组织形态 审判独立 基础性社会矛盾 
基层法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回应形态及其形塑机理——兼评司法地方保护主义话语被引量: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93-103,共11页刘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民法院的内部管理及其改革研究”(19YJC820037)
县际竞争推动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促进实现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包括法院在内的县域政权体系,均参与到由地方党委政府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之中。基层法院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回应形态,这种回应形态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保...
关键词:经济发展 基层法院 党政体制 自主性 中央事权属性 
县域治理与基层法院的组织形态被引量:12
《环球法律评论》2019年第5期175-192,共18页刘磊 
作者主持的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人民法院的内部管理及其改革研究”(19YJC820037)的研究成果
经过历次法院体制改革,我国法院组织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但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以整体本位范式作为指引,在县域治理场域,可以较好地揭示基层法院组织形态的深层机制。一方面,基层法院形成了一定的对外承接机制,以确保接收并整合党政系...
关键词:基层法院 组织形态 县域治理 
通过典型推动基层治理模式变迁——“枫桥经验”研究的视角转换被引量:36
《法学家》2019年第5期1-16,191,共17页刘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722019JCG026);中国法学会2018年度部级法学研究专项委托课题“‘枫桥经验’与当代中国基层构建”(CLS(2018)FQJYZX05)的资助
"枫桥经验"已经成为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话语体系和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相关知识、话语和实践得以融合的重要载体。有关"枫桥经验"的大量研究侧重于考察其内容,使用共同或相近的分析框架和政策话语,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研究...
关键词:枫桥经验 基层治理模式 顶层倡导 基层治理创新 变迁路径 
从整体经验出发认识中国法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年第3期14-18,共5页刘磊 
一、走进经验研究法学研究方法总体上有价值分析、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三类。一开始学习法学时,大家接触的是前两种方法,对许多问题侧重于从价值偏好出发作出评判,关注的是“应当如何”,或者是从法律规范出发,分析是否有法律依据、能否...
关键词:中国法院 经验 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规范 法律全球化 价值分析 实证研究 价值偏好 
中国土地制度的宪法解释:问题、争议及权衡被引量:5
《学术月刊》2019年第1期105-114,共10页刘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16ZDA062)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中国土地制度引发诸多争论,集中体现为对宪法第十条的不同解释。许多学者试图"回到宪法",通过对土地条款的规范宪法学解释来弥合分歧。然而,从基本权利理论出发的规范宪法学解释方案并未能消弭分歧。这一争论的实质是土地增值收...
关键词:八二宪法 土地制度 宪法解释 城市化 慎言违宪 
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衔接的政治逻辑被引量:9
《地方立法研究》2018年第5期122-134,共13页刘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治保障研究"(16ZDA062)阶段性成果
我国刑事诉讼法与监察法之间的衔接需要建立在准确把握其中的政治逻辑的基础之上。这种政治逻辑蕴含于立法过程的博弈之中,并且凝结为监察法所设定的权力关系和利益格局。在二者衔接问题上存在基于不同价值取向而产生的认知分歧,这种分...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 监察法 两法衔接 政治逻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