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

作品数:3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受害者儿童亲社会行为中介作用可识别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科学》《人民教育》《教育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共情倾向与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大学生捐款意愿的影响:共情反应的中介作用被引量:5
《心理科学》2015年第4期870-875,共6页邢淑芬 袁萌 孙琳 林崇德 
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不同情境中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可识别受害者者效应及内在心理机制研究"(SM201510028007)的资助
以8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共情倾向和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大学生捐款意愿的交互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对低共情倾向的大学生,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其捐款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对高共情倾向的大学生,受害者可识别条件下的捐款意愿显著...
关键词:可识别受害者效应 共情倾向 共情反应 亲社会行为 
我国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养育行为的代际差异被引量:13
《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122-127,149,共7页邢淑芬 孙琳 王媛 王争艳 
教育部2009年度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城市非母亲看护特征对婴儿发展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项目编号:09YJCXLX022);北京市2010年度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项目"中国城市母亲/非母亲看护特征比较及对婴儿发展的影响"(项目编号:HR201008060);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42)的研究成果;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养育行为是社会文化转换的重要过程。采用家庭观察的方法,从养育目标和养育策略两方面探讨在自由游戏情境下母亲和祖辈养育行为的代际差异,结果表明:母亲和祖辈的养育目标都是自主—联结型,但母亲更强调鼓励自主的社会化目标;母亲和祖...
关键词:儿童养育行为 养育目标 养育策略 社会变迁 
内隐智力观:儿童重要的信念系统
《人民教育》2012年第13期68-69,共2页邢淑芬 孙琳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这或许是日常生活中,当儿童取得成就时,教师和父母最常用的夸赞语了。他们认为这样的表扬会更好地激励孩子取得更大的成绩。
关键词:儿童 智力观 系统 信念 内隐 日常生活 教师 孩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