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华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玉溪师范学院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保护环境公益诉讼法律解释环境利益虚假广告侵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与社会》《环境与生活》《职工法律天地(下)》《兰台世界(下旬)》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宋刑统》看宋代司法官责任追究与司法公正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8期33-34,共2页孙秀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办课题"文化创新视域下西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BSH057
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司法领域的治理,如果发现司法官违法审判案件或者违法执行刑罚,便会认定司法官的责任并予以相应惩戒。《宋刑统》中规定的司法官责任制度是宋代法律制度的重要亮点所在,规定了司法官的司法管辖与调查取证的责任、限...
关键词:宋刑统 司法官 责任追究 司法公正 
对临时救助的法律概念与法理基础的初步阐释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年第6期14-15,共2页孙秀华 
临时救助是国家的托底、急难救助,是给付行政的体现,利于缓解贫困、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安全。对临时救助的概念和法学理论的分析,能够明确临时救助的基本概念,厘清临时救助的法理基础,有助于进一步清晰地理解临时救助制度。
关键词:临时救助 行政给付 社会权 公平正义 
法律解释方法对乡镇政府环境保护权限的确定被引量:1
《才智》2014年第22期241-242,共2页孙秀华 
法律没有直接使用"乡镇政府"这一词语来设定乡镇政府的环境保护权限,但实践上,乡镇政府是直接面对环境问题的基层政府,法律规范的不清晰表述会导致乡镇政府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无确定法律可依。为解决这样的模糊问题,可以在既有法律基础上...
关键词:法律解释 文义解释 目的解释 乡镇政府 环境保护权限 
法律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4年第4期5-6,共2页孙秀华 
法律方法是依据法律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法律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在适用法律保护环境时找到有效的环境保护途径。通过对法律解释、司法中的创造和司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法律教育等具体法律方法的论述,阐述了以...
关键词:法律方法 环境保护 法律解释 环保法庭 环境公益诉讼 
“美丽中国”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律思想之演进与内涵体现
《环境与生活》2014年第3X期161-163,共3页孙秀华 
云南省教育研究学术工作站“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工作站”在站成果
环境保护法律思想作为环境保护必需的指导思想,在环境保护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在环境保护的历史进程中先后出现了可持续发展观、法治观、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等指导思想,这些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出现,从不同层面对环境保...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观 法治观 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观 
成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法理学分析
《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4期78-80,共3页孙秀华 
环境利益是公共利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保护环境利益而设立的司法制度,目的是通过诉讼程序,让任何一个个人、国家机关、组织能够以原告的身份请求法院保护环境利益。从法理上来分析,环境公益诉讼中赋予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个人...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利益 原告资格 
孟子法律思想与社会契约论的相通之处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56-61,共6页孙秀华 
孟子的法律思想蕴涵了自然法的特质,尤其是社会契约论的基本理念,其中论及"民"乃平等与自由的民众的"有民才有国"、论证君主保护民之财产及发动正义战争和民为贵思想的"仁者无敌"、"世代相传"三大方面的理论体现了社会契约的签订、履行...
关键词:孟子 社会契约 民众 仁政 君主 
环境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同质性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年第36期181-183,共3页孙秀华 
环境利益与公共利益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公共利益"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具有整体性、普遍性、非特定性和非排他性特点。而"环境利益"是人们希望在"清洁的、健康的、美丽的环境"中生活。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美好生活"必...
关键词:公共 环境利益 公共利益 同质性 
中国——东盟地区环境合作分析被引量:2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5-49,共5页孙秀华 张晓燕 
中国致力于发展与东盟地区各国的环境友好关系,在环境合作原则指导下,通过各种环境合作力图使中国——东盟地区各国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这些环境合作主要通过东盟——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形式得以实施,同时也反映在中国与大湄公河...
关键词:环境合作 中国——东盟 大湄公河次区域 
何谓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从法律功能角度分析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5期15-17,共3页孙秀华 
从社会法学角度出发,环境友好型社会框架下的环境法律,是一个旨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法律范畴,并且是一个"活的"法律体系。不论法律中关于环境保护的内容如何复杂、形式如何多样,只要具有维护环境和谐秩序、确认环境权利...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法律 环境保护 法律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