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云鹤

作品数:50被引量:2196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气候变化青藏高原干湿状况脆弱性气候变化趋势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工程学报》《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研究》《地球科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变化的黄河源区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23
《生态学报》2022年第19期7978-7988,共11页潘耀 尹云鹤 侯文娟 韩皓爽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4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20202,XDA19040304)。
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黄河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黄河源区生态系统保护及其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的重点战略之一。土地利用与植被覆盖是影响生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定量化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及格局和...
关键词:生境质量 威胁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InVEST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时空变化 
开展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区划优化风险防范措施空间布局
《中国减灾》2022年第7期27-29,共3页尹云鹤 邓浩宇 吴绍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技术”[2018YFC1508805]部分研究成果。
当前,我国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风险日益突出,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研究愈加重要。在“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防范技术”课题的支持下,专家学者们剖析了我国典型区多灾种综合风险防范的情况,开展了综合风险防范区划技术研发,本文对多...
关键词:风险防范措施 空间优化 重大自然灾害 空间布局 自然灾害风险 多灾种 指标体系 方案设置 
中国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链风险防范措施框架研究被引量:26
《灾害学》2021年第3期77-84,共8页尹云鹤 韩项 邓浩宇 潘耀 吴绍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C15088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403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1502904)。
地震-地质灾害链是多灾种的常见表现形式之一,由原生灾害和次生灾害逐级传递,往往导致灾害损失延伸放大,因此灾害链风险防范应成为减灾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灾种风险因果传递的角度突出灾害链风险防范特征,针对防灾减灾、备灾...
关键词:灾害链 风险防范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中国西南地区 
中国北方干湿过渡区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被引量:12
《地理学报》2021年第7期1605-1617,共13页尹云鹤 马丹阳 邓浩宇 吴绍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8805);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0020202,XDA19040304)。
气候变化风险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评估识别对气候波动响应敏感且复杂的干湿过渡区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对区域气候治理和风险管理具有科学意义。本文利用参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
关键词:气候变化 风险评估 干湿过渡区 净初级生产力 生态系统 
未来气候情景下中亚地区的森林草原火险评估被引量:4
《林业科学研究》2021年第3期13-22,共10页宗学政 田晓瑞 尹云鹤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2002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70695)共同资助。
[目的]评估气候变化对中亚地区未来森林草原火灾的风险影响。[方法]基于森林草原火发生的可能性、脆弱性和暴露性构建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基于日降水、露点温度和中午(12:00)温度,利用修正Nesterov指数(MNI)计算火险...
关键词:气候变化 森林草原火灾风险 可能性 脆弱性 暴露性 
地震灾害应对决策的模型集成规则挖掘
《自然灾害学报》2020年第6期70-84,共15页潘耀 邓浩宇 陈厦 尹云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C1502904,2018YFC1508805);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9040304)。
面向地震灾害所具有的复杂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等特点,针对信息不完备下地震灾害评估、救助与恢复重建决策支撑系统的综合决策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数据依赖关系的、由模型多维关联度测算和设计结构矩阵模型排序构成的模型集成规则挖掘...
关键词:地震 应对决策 模型集成 规则挖掘 关联度 设计结构矩阵 
1949—2019年中国自然地理学与生存环境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4
《地理学报》2020年第9期1799-1830,共32页陈发虎 吴绍洪 崔鹏 蔡运龙 张镱锂 尹云鹤 刘国彬 欧阳竹 马巍 杨林生 吴铎 雷加强 张国友 邹学勇 陈晓清 谈明洪 王训明 包安明 程维新 党小虎 韦炳干 王国梁 王五一 张兴权 刘晓晨 李生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30749,41842050)。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以基础研究见长的自然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地理学家根据国家需求和区域发展在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同样取得显著成效,为国家重大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关键词:自然地理学 科学实践 应用研究 区域发展 国家战略 
“一带一路”区域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可能风险被引量:36
《大气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1-9,共9页王会军 唐国利 陈海山 吴绍洪 效存德 姜大膀 周波涛 孙建奇 段明铿 徐影 罗勇 杨晓光 王凡 康世昌 王毅 高清竹 左军成 张元明 魏伟 郑景云 王国庆 高学杰 李宁 刘传玉 曾晓东 鲍艳松 张弛 曾刚 孙博 黄艳艳 施宁 尹志聪 张杰 俞淼 陈活泼 祝亚丽 马洁华 燕青 郭东林 张颖 高雅 吴通华 刘慧 谭显春 尹云鹤 于仁成 黄海军 许艳 刘娜 战云键 任玉玉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17DX010B-023)。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区域内的自然环境、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将面临着显著而复杂的变化,并且干旱、洪涝等多种气候灾害是“一带一路”区域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
关键词:一带一路 气候变化 预估 灾害 风险 
近70年来中国自然地理与生存环境基础研究的重要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08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年第11期1659-1696,共38页陈发虎 傅伯杰 夏军 吴铎 吴绍洪 张镱锂 孙航 刘禹 方小敏 秦伯强 李新 张廷军 刘宝元 董治宝 侯书贵 田立德 徐柏青 董广辉 郑景云 杨威 王鑫 李再军 王飞 胡振波 王杰 刘建宝 陈建徽 黄伟 侯居峙 蔡秋芳 隆浩 姜明 胡亚鲜 冯晓明 莫兴国 杨晓燕 张东菊 王秀红 尹云鹤 刘晓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42050)资助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探索自然环境及其各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的特征、演变过程、地域分异规律以及驱动机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中国自然地理要素类型丰富且区域差异较大,为开展自然地理研究提供...
关键词:中国自然地理 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人-环境相互作用 
中国干湿格局对未来高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性被引量:14
《地理学报》2019年第5期857-874,共18页马丹阳 尹云鹤 吴绍洪 郑度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2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4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530749)~~
气候变化影响下干湿状况的区域分异格局如何变化是一个重要科学问题。基于参与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5个全球气候模式(GCM),预估了RCP 8.5情景下未来百年中国干湿区面积的变化趋势,分析了干湿格局变化的敏感地区以及对气候...
关键词:干湿格局 气候变化 敏感性 干湿指数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