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钧科

作品数:40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都城北京城城市建设古都历史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名》《学海》《北京党史》《科学中国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徐兆奎先生的生平及其历史地理学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年第4期151-159,共9页韩光辉 田海 刘沛林 尹钧科 
徐兆奎是一位在历史地理学、地名学、地理学史及地理教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地理学家。本文梳理了徐兆奎的生平,分析了其在上述领域的主要贡献,希冀引起学界的重视,以此缅怀这位前辈知名学者。
关键词:徐兆奎 教书育人 学术研究 贡献 知名学者 
北京西山历史文化掠影被引量:1
《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尹钧科 
对于北京西山,古人多有论评。例如,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山川》一节中说:“西山,在(宛平)县西三十里。旧记:太行山首始河内,北至幽州,第八陉在燕,强形钜势,争奇拥翠,云从星拱于皇都之右。每大雪初霁,干峰万壑,积素凝华...
关键词:西山 历史文化 北京 太行山 
三角淀的形成与淤废过程研究被引量:9
《中国农史》2014年第3期104-111,共8页王长松 尹钧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6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107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ZH166)
三角淀位于北运河、永定河、凤河等河流交汇的位置。元代三角淀开始形成;明代中期至清初,是三角淀的盛涨时期;清代中期,清廷对永定河下游筑堤束水,导致三角淀逐渐淤废。至民国年间,三角淀已经失去蓄洪沉沙的作用。三角淀的形成与消失的...
关键词:三角淀 永定河 筑堤束水 淤积 
《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评介
《地理研究》2014年第4期600-600,共1页尹钧科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守春先生的大作《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以下简称《新解》),于2113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郦道元是中国北魏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具有重要的地理科学、历史科学以及...
关键词:水经注 郦学 北魏时期 河湖 地理科学 历史科学 中国历史 王守 野外考察 官宦世家 
《明史》若干地理记载正误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3期96-102,112,共8页王毓蔺 尹钧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S042);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11LSC021)
现存殿本《明史》地理中的若干失误或待斟之处,多由《明史》成书时徵引原始史料的失误或不审所致;而点校本《明史》地理中的若干瑕疵,多属误校或漏校。追源溯流,查考《明史》纂修所据的若干原始文献,并认真复核点校本的若干点校,发现其...
关键词:《明史》 地理 勘误 原始文献 
《明史》正误四则
《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87-92,共6页王毓蔺 尹钧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ZS042);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11LSC021)
现存殿本《明史》中的若干失误或待勘之处,多由《明史》成书时征引原始史料的失误或不审慎所致。本文追源朔流,查考《明史》纂修所依据的若干原始文献,并认真覆核殿本《明史》的相关内容,发现其中的错漏或待勘之处,为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关键词:《明史》勘误 采木 原始文献 
图解宣南——读《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有感
《前线》2010年第1期63-63,共1页尹钧科 
宣武区区委宣传部、区档案馆、区图书馆等部门,在深入研究宣南文化的基础上.继完成“北京会馆文化”课题之后.又推出了由著名学者侯仁之、岳升阳主编的力作——《北京宣南历史地图集》,在学界、专家中引起广泛好评。
关键词:地图集 北京 历史 图解 区档案馆 区图书馆 著名学者 会馆文化 
永定河治理遐想
《北京规划建设》2009年第6期125-127,共3页尹钧科 
永定河是流经北京地区最大的一条河流,属海河水系。上游两支,南支称桑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管涔山之天池;北支称洋河,发源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两大支流在河北省怀来县朱官屯附近合流后,始称永定河。流经山西、河北二省、内...
关键词:永定河 内蒙古自治区 治理 北京地区 海河水系 流域面积 山西 河北 
谈谈北京的地域文化被引量:7
《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83-88,共6页尹钧科 
北京地域文化应是北京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且分为大、小两个范围。北京大地域文化包括旧石器文化、都城文化、皇家文化、士大夫文化、长城文化和京剧文化等11种。
关键词:文化现象 北京地域文化 北京大地域文化 
金海陵王迁都燕京的原因、过程与意义
《北京文史》2009年第2期30-33,共4页尹钧科 王毓蔺 
北京建都已有856年的历史了。这是以公元1153年金主海陵王完颜亮从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市东南阿城)迁都燕京,并改燕京名中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算起的。
关键词:燕京 迁都 海陵 重大历史事件 原因 哈尔滨市 完颜亮 建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