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壮

作品数:40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明末清初书法杜诗学文章四友宋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东方收藏》《书法赏评》《福建艺术》《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严复书法的“古典”向度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9期110-115,共6页张家壮 郑薇 
在《情圣杜甫》一文中,梁启超说:“新事物固然可爱,老古董也不可轻轻抹杀。内中艺术的古董,尤为有特殊的价值。因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不受进化法则支配的,不能说现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
关键词:进化法则 梁启超 情感的表现 文学艺术 古董 自然科学 
东坡乐府二题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6期F0003-F0003,共1页张家壮 
陈子奋漫说
《中国书法》2021年第12期122-129,共8页张家壮 
到了福州,逛了三坊七巷,许多人才惊诧地了解到,在这个过去并不为世人所周知的地方,竟先后走出过如林则徐、沈葆桢、陈宝琛、林纾、严复、陈衍、林长民、林觉民等诸多在中国近代政治界、思想界、文化界声名卓然的人物,与大时代的命运走...
关键词:沈葆桢 林则徐 三坊七巷 林长民 陈宝琛 林觉民 政治界 
傅山的杜诗书法及其易代心声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3期216-216,共1页张家壮 
杜诗书写在明末清初较之前代更复杂更广阔也更深刻地展开着。傅山作为其时书杜之典型,其对杜诗的体认与对书法的体认有着颇为相似的祈向,他乐赏的杜诗所涵具的气质内蕴与其书法所追求的气质内蕴是相通的。因此,其读杜之所称扬与书杜之所...
关键词:傅山 杜诗书法 气质 体认 明末清初 
傅山的杜诗书法及其易代心声
《东南学术》2020年第2期217-224,共8页张家壮 
杜诗书写在明末清初较之前代更复杂更广阔也更深刻地展开着。傅山作为其时书杜之典型,其对杜诗的体认与对书法的体认有着颇为相似的祈向,他乐赏的杜诗所涵具的气质内蕴与其书法所追求的气质内蕴是相通的。因此,其读杜之所称扬与书杜之所...
关键词:傅山 易代 读杜 书杜 
宋代特殊情境下的杜诗书写与杜诗接受
《华中学术》2019年第3期56-64,共9页张家壮 
在"诗可以怨"的传统理论框架内,通过对宋代某些书杜者书杜样态的分析,探询杜诗接受史中的一个特殊支脉是如何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开、他们的"托杜以怨"具有怎样的历史特征,进而把握其中易为人忽略然而同样耐人寻味的那一部分文化...
关键词:杜诗书写 托“杜”以怨 杜诗接受 
书影心声:论明末清初的杜诗书写——以八大山人、王铎的书杜为例被引量:1
《杜甫研究学刊》2019年第3期31-41,共11页张家壮 
劫后馀生的明遗各类人等以种种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以字画寄趣”即成为他们对其所处时代的反应、反省乃至批判的一种借径,而这一借径常常不约而同地回向了杜诗。宋元以来文人即有的借书杜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的行为,到了这时,以...
关键词:明末清初 杜诗 因情敷“书” 自我解释 
叙述、意识形态与欧阳修的晋唐书学观
《中国书法》2019年第5期161-162,共2页张家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12M511307)成果之一
欧阳修的书学思想里既贯穿着以书艺为道德资具的儒家脉络,又发展了崇尚自然不羁、超尘浪漫的以书艺娱心的道家审美方式。他一方面纠正了石介等人"忽书为不足学"的偏颇,将书法纳入儒学畛域内从而为书法争得一席之地,一方面又一定程度地...
关键词:欧阳修 《集古录》 六朝之细 奇伟唐风 
看到六朝唐宋妙——严复书法略说被引量:4
《东方收藏》2018年第5S期28-31,共4页郑薇 张家壮 
在有关晚清民国书史的载籍中,严复虽未完全被遗落,但基本上都并未将之纳入书史的整体脉络中考察,而完全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正如卢美松先生在《严复墨迹·前言》里说的:'为启蒙思想家的巨大声名所淹没,人们尚少注意到他作为诗人和书法...
关键词:王羲之 孙过庭 颜真卿 杨凝式 
历代杜诗书法辑目(下)被引量:2
《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4期75-83,共9页张家壮 
检阅历代书画目录、法书图录、法书题跋等文献,辑录其中以杜诗为题材的书法作品之信息,对模棱不清者稍加考订,并依书者时代之先后铨次编成目录。由此可见历代书杜之盛,是书史重重叠叠的书写现象中饶有兴味而极具光彩的部分。
关键词:杜诗书法 自宋至清 辑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