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淳

作品数:10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悲剧悲剧性《安娜·卡列尼娜》悲剧女性托尔斯泰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文学(下半月)》《长城》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存在混乱》看黑人女性的觉醒
《长城》2011年第4期142-143,共2页张淳 王瑞雪 
杰西·福塞特(1882—1961)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是作家、编辑和评论家。她在19世纪20年代对黑人文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公认的。
关键词:黑人女性 菲利普 乔安娜 种族歧视 
伊丽莎白和简爱的独立平等观之比较被引量:1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2期72-72,共1页王耀敏 张淳 
从《傲慢与偏见》和《简爱》对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和简爱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两位女主人公的独立平等观的差异。伊丽莎白主要表现为要求得到男性的尊重,有一定程度的反抗意识,但并不激进,感情上比较被动;而简爱则充满叛逆精神,主张男女完全...
关键词:独立平等观 差异 
悲剧性时代的必然悲剧——安娜和苔丝的悲剧形象浅析被引量:3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2期64-64,共1页张淳 常文革 
本篇论文从安娜和苔丝的爱情遭遇展开,通过对两人所处的时代、人生追求、性格和悲剧结局加以比较,寻求她们悲剧的轨迹,揭示了她们殊途同归的悲剧命运及其社会意义,以表明两位女主人公的悲剧不仅仅停留在社会的悲剧这个层次上,她们的性...
关键词:安娜 苔丝 悲剧 爱情 
清教社会中的人物形象探析——霍桑《红字》作品研究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期80-80,共1页张淳 王耀敏 常文革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Bwx49)
《红字》中人物的悲剧,是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清教社会的黑暗必然会导致作品中的人物带有悲剧的色彩。人们只有与社会和孤独抗争,才能战胜邪恶,走向幸福。
关键词:清教主义 孤独 悲剧 
女性神话——从海丝特·白兰到萨拉
《长城》2009年第12期127-128,共2页常文革 张淳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Bwx49)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其文学艺术造诣已达顶峰时期的作品,集其思想与美学理论之大成。《红字》塑造了一位受压迫却坚强不屈、受污辱却勇敢面对、备受指责却从不轻言放弃的光辉女性形象——海丝特·白兰,并以此为线索,编织了一系...
关键词:海丝特·白兰 女性形象 女性神话 
悲剧性时代的必然悲剧——《苔丝》中的人物形象研究被引量: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15-117,共3页张淳 常文革 
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笔下最优秀的悲剧女性形象,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反传统的先驱。小说通过对一位女性丰富深刻的精神世界的揭露,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宗教、伦理、婚姻制度以及资本主义实质做了大胆而无情的揭露...
关键词:社会悲剧 个性悲剧 《苔丝》 人物形象 英国 托马斯·哈代 悲剧女性形象 文学研究 19世纪 小说 
从习语看英汉文化差异被引量:2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48-51,共4页王耀敏 张淳 
了解中英文化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掌握英语民族的语言文化知识,从而实现民族间的跨文化交际,达到民族间互通、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对部分英汉习语的比较,分析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习语 差异 
论古希腊文学蕴涵的人本意识被引量: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131-133,共3页常文革 张淳 
希腊神话和史诗代表了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充满了人类个性解放的需求,体现了古希腊文学的尊严,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命运的抗争,具有浓厚的人本意识,体现了对自由与民主的不懈追求。古希腊文学对欧美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人本意识 自由 命运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悲剧女性探析被引量:4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18-119,共2页张淳 常文革 
托尔斯泰秉承俄国文学人道主义传统,创造安娜这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有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安娜感人的爱情悲剧寄寓着她自身的精神困惑和意愿;也蕴涵着作者对社会、人性及二者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托尔斯泰 安娜 悲剧 冲突 
莎士比亚《暴风雨》寓意浅析被引量:2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62-64,共3页张淳 
莎翁在《暴风雨》中把他的思想通过寓意的方式暗含到人物和情节之中。对最具象征性、寓意性人物普洛斯彼罗的解释 ,历代众说纷云 ,有人把他等同上帝 ;有人视若莎翁本人 ;而现代莎评家们则认为他是文艺复兴时代精神的象征 。
关键词:莎士比亚 《暴风雨》 戏剧 寓意 象征意义 人文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