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言军

作品数:47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X构式动因语用特征时间词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语文研究》《绥化学院学报》《语言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年”类词语语义表达的历时演变及其动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49-156,共8页张言军 唐贤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现代汉语正式语体特征变迁的计量分析研究(1919—1949)”(18CYY05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双音时间词的词汇化及其时域指称的历时演变研究”(2023BYY016);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汉语双音时间词的词汇化及其时域指称的历时演变研究”(2024-JCZD-04)。
考察发现,现代汉语中“他年”类词语已经失去了表达过去时间的功能,仅能用来表达将来时间。现有的一些工具书在相关词条的释义上并未严格区分这类词语在共时层面上所显现出来的变化,导致在释义上出现了一些偏差。从历时层面看,这类词语...
关键词:他年 语义表达 历时演变 发展动因 
基于对比凸显和类同强调的两类修辞分类构式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3-108,134,共7页张言军 李鑫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ZWB02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BYY023);河南省2023年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YJS2023ZX22)。
在网络语言中,用于表达分类的常规语法构式已经发生了变异,从中衍生出了两类非常规的带有特定表达效果的修辞构式,一类是通过对比来凸显分类子项的与众不同,一类是通过分类子项在属性上的一致性来强调母项内部成员的周遍性。它们在表现...
关键词:非常规性 对比凸显 类同强调 修辞构式 
叠加、强化式“X以来”的构成限制、形成动因及其历时发展
《汉语学报》2021年第4期38-47,共10页张言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语言视角下‘来’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编号:17BYY141);河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历时视角下汉语时间词词义的发展变化及演变动因研究”(编号:2021BYY021)的阶段性成果。
通常情况下,"X以来"都是单一视角的表达,即X为单纯的时点,或为单纯的时段。而"时点_(1)+时点_(2)+以来"则是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时点并置在了一起,构成了一种叠加式的组配格式;"时点+时段+以来"则是一种强化式的组配格式,即将"时点+以来"...
关键词:叠加 强化 构成限制 形成动因 历时发展 
动态助词“来”的历时发展及其衰落动因考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24-130,共7页张言军 宋净净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YY141);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17GGJS104)。
古代汉语中,“来”的用法异常复杂,仅其助词属性下就又可以细分出六七种不同的用法,但这些用法大多并未能沿用到现代汉语共同语中,这也包括用作动态助词的“来”。从历时发展来看,动态助词“来”产生之后,在唐五代、宋元、明清三个阶段...
关键词:动态助词  历时发展 衰落动因 
表短时义“X之间”的多维度考察被引量:1
《华中学术》2021年第3期149-159,共11页张言军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语言视角下‘来’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17BYY141】;2021年河南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历时视角下汉语时间词词义的发展变化及其演变动因研究”【2021BYY013】的阶段性成果;信阳师范学院“南湖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的资助
方位词"之间"可以与少量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等组合构成表短时义的"X之间"结构。在句法层面,"X之间"作为状语可出现在句首或句中,有时也可以出现在谓词性宾语的前面充当底层状语。从语义层面看,不管是修饰句子谓语还是谓词性宾语,...
关键词:X之间 句法特点 语义特点 语用特征 
词汇构式“打脸”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其流行动因分析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04-108,113,共6页张言军 王梦雅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YY14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8-ZZJH-448)。
词汇构式“打脸”是由动宾短语发展而来的,近年来,它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络词语。在语法功能上,它具有动词和形容词的双重特征;在语义上,它主要指当事人此前的言行被后来的事实所否定或证伪。由于在网络表达中对视觉修辞和陌生化...
关键词:打脸 构式 形成机制 流行动因 
“看在X的面上”的构式解析、适用语境及话语功能被引量:2
《语文研究》2019年第3期56-60,共5页张言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跨语言视角下‘来’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项目编号:17BYY141)的资助
现代汉语中的“看在X的面上”是一种非自足的能产构式,它常出现在表示请求或让步的话语中,其构式义可以概括为“请求他人/承诺自己做出某种让步行为的前提条件”,构式义的浮现机制是基于汉文化背景下的语用推理。它的话语功能可以概括...
关键词:构式 “看在X的面上” 非自足性 语用推理 话语功能 
表示心理安慰的“有NP呢”构式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19年第3期292-298,共7页唐贤清 张言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5ZDB10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YY141)资助
“有NP呢”是现代汉语中一种使用频率较高且表达功能较为多样的构式。在对话语境中,针对受话人所表现出来的担忧或焦虑情绪,说话人常常使用“有NP呢”去安抚受话人。这一构式的形成是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从传统的语法构式中逐渐...
关键词:心理安慰 构式 “有” “呢” 
副词“不日”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考察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108-113,共6页张言军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7BYY14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8-ZZJH-448)
副词"不日"是由"不""日"所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并虚化而来的。从历时层面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日"就基本完成了词汇化,但其副词化过程却要相对漫长一些,大致在宋元之后才彻底演变为一个只能在状语位置出现的副词;从共时层面看,"不日"...
关键词:不日 词汇化 语法化 共时分布 
《汉语大词典》“明日”条注释商榷被引量:2
《辞书研究》2017年第6期86-88,共3页张言军 
《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作为我国最大的语文词典,自出版以来,嘉惠学林久矣.(肖晓辉2015)但是由于《汉大》收录的词条众多,且由于编撰工作繁重,所以部分词条的释义在今天看来就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对此,已有众多研究...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 注释 语文词典 编撰工作 资料查阅 问题提出 词条 释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