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胜

作品数:28被引量:4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类型电影隐喻梅洛-庞蒂女性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理论观察》《艺苑》《视听界》《语文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象场”:大数据电影及其审美体验被引量:2
《语文学刊》2020年第4期37-41,共5页曾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文化的伦理问题研究”(19BZW026)阶段性成果。
大数据使电影艺术的四要素不再分隔对立,而是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彼此交融的"现象场"。电影制作者和受众之间因重合而构成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世界成为一个非完全物质性的融媒体生存状态,电影作品具有复调文本的特性,类型电影成为大...
关键词:现象场 大数据 类型电影 电影制作 审美体验 
大数据电影的制作范式与审美体验
《视听界》2020年第3期53-56,共4页曾胜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时代中国影视文化的伦理问题研究”(19BZW026)阶段性成果。
以类型电影为代表,大数据使电影的制作、传播与接收过程不再分隔对立,电影的各种元素共同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彼此交融的"现象场",制作者和受众重合而构成一种交互主体性关系,电影世界成为一个融媒体生存空间,电影作品具有复调文本的特...
关键词:现象场 大数据 类型电影 制作范式 审美体验 
“含混”:知觉现象学对电影剧作创意的启示
《语文学刊》2018年第6期74-78,共5页曾胜 
剧作创意需要创意思维的支持,而创意思维又需要从哲学层面寻求突破。知觉现象学超越传统二元思维模式,强调知觉的主客一体和身心交融,在身体、语言、他者和自然等方面为电影剧作的创意带来诸多哲学启示。身体是我们领会世界的方式,语言...
关键词:电影剧作 创意思维 知觉现象学 含混 
现象场:近期国产文艺片中的空间影像
《视听》2018年第12期24-25,共2页曾胜 
文艺片中的空间影像不仅仅是人物的物理空间,更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现象场,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张力。人的知觉具有身心一体的特点,人们通过身体知觉体验自己的生存空间,领会自己的生存意义。文艺片的空间影像是反思和表现当下工具理性时...
关键词:文艺片 空间 知觉现象学 现象场 存在 
现象场:近期国产文艺片中的空间影像
《艺苑》2018年第5期27-28,共2页曾胜 
文艺片中的空间影像不仅仅是人物的物理空间,更是一种存在论意义上的现象场,具有特定的内涵与张力。文艺片的空间影像是反思和表现当下工具理性时代人们生存境遇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文艺片 空间 知觉现象学 现象场 存在 
复调文本:对贾樟柯电影的知觉现象学分析
《电影文学》2018年第18期84-87,共4页曾胜 
贾樟柯的电影由于视听感知的多层并置,人物关系的镜像对照,故事结构的回环重合与叙事方式的杂糅交错,从而具有一种含混暧昧的复调文本特性。贾樟柯电影复调文本从身体、语言、他者和自然四个方面推进了电影审美经验的知觉现象学变革,其...
关键词:贾樟柯 复调文本 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 生活世界 
暧昧的情感与含混的哲学——电影《钢琴课》与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的互文性分析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02-107,共6页曾胜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具有含混的特色。它强调知觉的身心交融,认为身体是我们领会世界的方式和意义产生的根源。语言不是单纯的思维工具,而是我们在世存在的表达。他人是一种身体间性和在世共在。自然是知觉主体和知觉对象含混、交织和...
关键词:《钢琴课》 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 互文性 
3D电影:审美经验的知觉现象学变革被引量:1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8-102,154,共5页曾胜 王娟萍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强调人的行为环境,主张以身体意向性取代传统的意识意向性,人通过身体知觉把握世界,从而克服身心之间的二元对立矛盾。知觉现象学与数字美学之间存有一种紧密的对应关系,能够深入揭示由数字技术引发的审美经验变革...
关键词:3D电影 梅洛-庞蒂 知觉现象学 审美经验 
影像结构与文化阐释——论图像学在类型电影研究中的作用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3年第10期188-191,共4页曾胜 
图像学理论具有鲜明的结构主义色彩,它主张从自然题材、程式主题和内在象征意义等三个角度来解释图像的意义,从而避免图式理论带来的僵化封闭的知觉主义缺陷。图像学理论作为一种文化的解释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分析类型电影可能包含的复杂...
关键词:类型电影 结构主义 图式理论 图像学 
网络自拍:元影像中的自我双重指涉被引量:3
《兰州学刊》2012年第8期90-93,共4页曾胜 
网络炫耀式自拍影像或可称之为一种元影像,在网络时代来临之前的绘画和电影等传统媒介中,已能够找到类似元影像的视觉范式,它们分别被称为元图像和元电影。从元图像到元影像,都包含着对自我的双重指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和消费主义哲学...
关键词:元图像 元电影 元影像 网络自拍 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