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英

作品数:17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帝京景物略》元宵节诗歌北京民俗互见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中)》《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唐代文学研究》《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资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中文教育中国文化教学实践研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汉字文化》2024年第6期97-100,共4页李建英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重点教研项目“我校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实践研究”(编号:ZD202309)研究成果
中国文化教学是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文化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并没有明确的标准。2022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正式发布《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为海内外中文教学机构...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文化教学 交际文化 知识文化 跨文化交际能力 
论陆氏家风与陆游对子孙的教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8-28,共11页李建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传统礼学文献专题研究”(13AZD023);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家训与中国古代儿童的道德生活”(SZ201811626031)。
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与品行操守在中国古代士人发展史上极为突出,这与宋代士人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在众多的士人中,南宋爱国主义诗人陆游的家风及其对子孙的教育可以说是宋代士人家庭教育的一个缩影。陆游的家风与对子孙的教育主...
关键词:陆游 家风 家庭教育 
《燕京杂记》和《旧京琐记》中的市井细民群像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9年第11期85-87,共3页李建英 
2017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笔记中的北京书写研究”(编号:17WXB004)阶段性成果
在清代的笔记中,《燕京杂记》和《旧京琐记》对人物的记载可谓独具特色,尤其是关于市井细民的记述。笔记书写了关于工人、仆役、乞丐、小偷、僧人、优童、普通市民等众多市井细民群像,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下清中后期北京社会底层人物的...
关键词:燕京杂记 旧京琐记 市井细民群像 市井气息 
近期国产军事动作片中的国家形象塑造被引量:2
《电影文学》2019年第7期64-67,共4页李建英 
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SZ201811626032)阶段性成果
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具有特殊地位。近几年上映的几部军事动作片《湄公河行动》《战狼Ⅱ》《红海行动》,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三部影片都塑造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有决心也有能力保护本...
关键词:军事动作片 国家形象 叙事 人物塑造 
从古史制度到诗学理想:论“采诗官”问题的话语延伸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8年第1期43-53,共11页王志清 李建英 
先秦两汉文献中,"采诗"主要是一种政治性的话语叙述,作为一种已失去的古圣王的理想治政模式而不断在文本中得到追忆。在这过程中,"采诗官"的废止成为中心表述,并发生与历史的偏差。至中唐,元稹、白居易认为采诗官不置导致诗道崩坏,...
关键词:采诗官 古史记载 白居易 采诗理想 纪实性 
论陆游闲适诗创作的艺术渊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42-47,共6页李建英 
北京市教委项目"宋代士人心态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SM201311626001)
陆游作诗,广泛师法前人。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其闲适诗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陆游闲适诗的艺术渊源有两条线。从精工一面来看,陆游继承了从王维、杜甫肇始,经晚唐到北宋王安石等一系列诗歌描写精美、对偶工切的特点;从平淡一面来看,陆...
关键词:陆游闲适诗 艺术渊源 精工 平淡 
《帝京景物略》的语言特色
《芒种(下半月)》2017年第2期62-63,共2页李建英 
在关于北京的地方风物志中,《帝京景物略》是较早且文学性较强的一部。主笔刘侗深受明代竟陵派影响,作品带有明显的竟陵文风。在语言方面刻意经营、求新求奇。具体来看,《帝京景物略》的语言具有以下特色:文辞简洁而凝练,寥寥数语即勾...
关键词:《帝京景物略》 语言特色 简洁凝练 变幻句式 修辞独特 
国内《西游记》题材电影简述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16年第24期49-51,共3页李建英 
国内《西游记》题材电影在电影史上已有两次"爆炸",分别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内地和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现在正处于第三次爆炸时期。梳理回顾过去的影片,可以看出,把握时代的潮流,在主题、人物设计、台词、画风等方面切合观众的心理至关...
关键词:国内 《西游记》题材 电影简述 
宋代士人仕隐心态勾勒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9期20-22,共3页李建英 
仕与隐历来是一对矛盾,宋代士人较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崇尚身仕心隐。欧阳修、苏轼、苏辙、黄庭坚等等北宋著名士人,用自己的行为和观点诠释了身仕心隐的境界,使人格更为完善。而南宋的陆游和辛弃疾,他们是想积极入仕为国效力的,...
关键词:宋代士人 仕隐心态 身仕心隐 身隐心仕 
《大话西游》的“大话”维度
《电影文学》2015年第2期47-48,共2页李建英 
电影《大话西游》能成为改编名著的经典,在于其"大话"的同时继承了原著的精髓。其"大话"即创新之处包括对爱情的诠释、对权威的消解、对传统价值观和人性的嘲讽以及独特的叙事方式。而其奇幻性和娱乐性以及对人生悲剧性本质的揭示,则与...
关键词:大话 创新 继承 精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