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作品数:5被引量:1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兼及阶段论历史演进学科融合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理工高教研究》《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教育与经济》《黑龙江高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的实证研究
《教育与经济》2024年第2期79-88,共10页李治 任重 李骏子 
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研究”(22ZDA095)。
使用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大五人格量表测量非认知能力,综合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条件分位数回归、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以及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非认知能力对城乡户籍人口收入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户籍人口非...
关键词:非认知能力 城乡户籍人口收入 相对贫困 共同富裕 
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演进的“四阶段论”——兼及“后素质教育阶段”的提出与开启被引量:18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131-134,共4页李治 杨杏芳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个性化教育理论与自学考试制度创新"(编号:GFA097022)
伴随着我国大学发展的历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也经历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的转变: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以素质教育思想为导向的通专结合模式。在简述三个阶段历史演进的基础上,着重检讨了第三阶段即素质教育十余年改革实践中仍然存...
关键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四阶段论 素质教育阶段 后素质教育阶段 
从讲座制的兴衰透视学术组织结构形式的演变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年第1期47-52,共6页李治 徐厚礼 
讲座制可谓历史悠久,不过作为大学的一种固定的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形式,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讲座制开始盛行于西方,尤其是柏林大学的创办,使讲座制以固定的学术组织结构形式确立下来,并得到辉煌发展,影响广泛,但同时,...
关键词:学术组织 讲座制 讲座教授 学系(科)制 
“兼容并包”与“思想自由”——蔡元培“兼容并包”理念的比较分析
《理工高教研究》2009年第1期107-109,共3页李治 
"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是蔡元培先生将"思想自由"的西方大学理念与传统中国文化加以融合后提出来的。时间虽已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仍然不乏新意,对当今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是蔡元培先生...
关键词: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教育理念 
学术自由——大学生命的真谛——浅议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缺失及重构被引量:1
《成功》2008年第10期18-19,共2页徐厚礼 李治 
学术自由,这一大学的灵魂,自大学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内部的和外部的各种力量的制约。通过对外国和中国的学术自由的演进史的理解,本文对当前学术自由的内涵进行了三个方面的界定,并对我国大学学术自由的重构谈了一点管窥之见。
关键词:学术责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