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云

作品数:15被引量:5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更多>>
发文主题: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电子音乐作品织体音色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课程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音乐创作思考——再论作曲家刘健的新民族根源音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8期86-94,184,185,共11页李鹏云 
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湖北省计算机音乐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2022403)
著名作曲家刘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创作了包括《盘王之女》《黑珍珠》等在内的电子音乐专辑,从而确立了“新民族根源音乐”风格。2024年是其诞辰70周年纪念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重拾这些作品,可见其所彰显出...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刘健 新民族根源音乐 电子音乐 民族共性 文化共享 
人工智能背景下湖北省计算机音乐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李鹏云 
2022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湖北省计算机音乐研究生联合培养研究”(2022403)建设成果。
湖北省计算机音乐研究生的培养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路。在当下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结合新文科建设并借势发力,从而体现新时代计算机音乐特征等问题成为培养建设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文章从联合培养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本省该...
关键词:人工智能 硕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 计算机音乐 
“双一流”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艺术院校录音艺术学科的调整与建构被引量:1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90-94,共5页李鹏云 
2020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双一流’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艺术院校录音艺术学科调整与建构研究”(2020GB059)的阶段成果。
湖北省录音艺术专业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标志着该学科迈入到一个新阶段。在“双一流”背景下,录音艺术学科需在课程体系、专业内涵及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同时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及国际交流等方...
关键词:双一流 录音艺术 电子音乐 计算机音乐 
现场电子音乐与单件乐器结合时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2-73,116,共13页李鹏云 
2020年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双一流’背景下湖北高等艺术院校录音艺术学科调整与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20GB059)的阶段性成果。
现场电子音乐(Live electronics)是表演现场实时生成的,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当它与单件真实乐器结合时,产生了基本的五个功能:音响效果功能、声音变形功能、声部生成功能、空间扩散功能以及智能辅助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涉及到计...
关键词:电子音乐 现场电子音乐 单件乐器 计算机音乐 
录音艺术专业主科教学中的效果器应用“五要素”被引量:1
《新课程研究》2022年第6期26-28,共3页李鹏云 
2020年湖北省教育规划课题“‘双一流’背景下湖北高等艺术院校录音艺术学科调整与建构研究”(课题编号:2020GB059)的研究成果。
效果器的应用是录音艺术专业主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面对种类繁多的效果器时常会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本文针对此现象提出效果器运用的“五要素”为理论依据要素、参数操控要素、主观感知要素、应用实...
关键词:录音艺术 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作曲 效果器 延迟效果 
“越界飞行”: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创作研究被引量:4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3年第3期71-79,共9页李鹏云 张映兰 
作曲家刘健的电子音乐创作主要涉及专业化电子音乐和社会化电子音乐两大类型。从1999年起至2011年的13年时间里,他陆续创作了包括《半坡的月圆之夜》、《奉献》等4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在这些或长或短、或中或西的作品中,他将西方现...
关键词:刘健 交互式电子音乐 算法作曲 计算机音乐 中国现代电子音乐 
刘健交互式电子音乐《奉献》中的创作思维与技术被引量:13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48-55,共8页李鹏云 
《奉献-为大提琴和Max/MSP而作的帕萨卡里亚》是作曲家刘健受2009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之委约而创作的一部交互式电子音乐作品。它采用了传统音乐中的帕萨卡利亚形式,以巴赫《音乐奉献》的主题为低音主题,通过19次变奏,并借助了MA...
关键词:刘健 《奉献》 帕萨卡里亚 MAX/MSP 交互式电子音乐 
从“工作室”到“舞台”——电子音乐的表演形式及特征被引量:6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05-111,134,共8页李鹏云 
作为现代音乐分支的电子音乐,随着创作观念和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其表演形式经历了从单一模式逐渐向多元模式的过渡:早期的电子音乐基本是以"音箱-听众"为主的单一表演形式,后来,逐渐加入了"演奏(唱)"、"舞蹈"、"图像(形)"、"灯光"、"...
关键词:电子音乐 电子音乐表演形式 计算机音乐 互动音乐 
解析电子音乐中的两种展开手法被引量:4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07-114,共8页李鹏云 
电子音乐始终以发掘"新音色"为其主要追求,在这种审美观念下,从声音素材的选择、声音的变形处理到对声音进行有逻辑的组织成为电子音乐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在声音的变形处理中,手段和方式基本决定着声音的变形结果,因此能对声音进行全方...
关键词:电子音乐 声音变形处理 裂变发展 渐变发展 GRM TOOLS 
范吉利斯电子音乐作品的织体与音色研究(下)被引量:2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8-54,64,共8页李鹏云 
电子音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风格多样、应用范围不同的多个局面。其中,商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社会化电子音乐"由于其相对的通俗性特征,已在全世界迅速流行开来。希腊作曲家范吉利斯(Vangelis)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21世纪初,创...
关键词:电子音乐 社会化电子音乐 范吉利斯 织体 音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