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春

作品数:280被引量:3509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河谷型城市城市影响因素城市网络制造业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历史地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信息网络与企业网络的耦合联动效应——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热带地理》2025年第3期347-360,共14页杨亮洁 罗亚玲 张小鸿 杨永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中国西部城市网络韧性、机制及优化:多层网络耦合视角”(42361031);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河西走廊经济带城市高质量发展研究:城市韧性视角”(23JRZA402);西北师范大学绿洲科学科研成果突破行动计划项目“河西走廊绿洲城市韧性格局、机制及优化”(NWNU-LZKX-202306)。
为探究城市企业网络与信息网络的耦合联动效应,提出相关性-多重耦合网络-耦合联动效应评价(CMC)的综合研究框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企业网络和信息网络耦合为例,在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企业网络与信息网络的耦合...
关键词:多重城市网络 信息网络 企业网络 耦合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2017—2022年中国出口地域与商品结构依赖的全球变化
《干旱区地理》2025年第2期345-356,共12页陈浩冉 杨永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198,41971198)资助。
“世纪疫情”事实上配合了美西方以“价值链脱钩”来阻碍中国经济权力强化与维持自身霸主地位的战略意图,客观上对中国出口造成了巨大压力。针对已有研究的不足,选取2017—2022年有商品编码的省际-国家/地区出口数据,使用地理集中度、...
关键词:出口依赖 地域依赖 商品结构依赖 全球变化 
河西走廊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547-558,共12页李雪婷 杨亮洁 杨永春 李亚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2361031);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23JRZA402);西北师范大学绿洲科学科研成果突破行动计划项目(NWNU-LZKX-202306)资助。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加剧了城镇发展与生态韧性之间的矛盾。本研究兼顾生态本底、资源环境代价和城镇化发展,构建了基于规模-密度-形态的生态韧性评价体系和基于人口-经济的双维城镇化评价体系,测度河西走廊经济带城镇化和生态韧性水平,...
关键词:城镇化 生态韧性 规模-密度-形态 耦合协调模型 河西走廊经济带 
中国城市生态福利绩效的时空演变及其动态模拟
《生态学杂志》2025年第1期226-239,共14页张杰 刘润 杨永春 彭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98);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006)资助。
推动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基于2005-2020年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分别运用非期望产出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测度城市生态福利绩效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借助面板Tobit...
关键词:城市生态福利绩效 时空演变 动态模拟 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 
生态安全格局视角下黄土高原生态网络韧性研究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4年第22期10471-10485,共15页杨亮洁 张玲玲 张芳宁 杨永春 罗亚玲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23JRZA4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2361031,41961030);西北师范大学绿洲科学科研成果突破行动计划项目(NWNU-LZKX-202306)。
生态网络韧性是生态系统面对不确定性扰动的抵抗、恢复及适应能力,是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从生态安全格局视角构建“水资源⁃水土保持⁃沙漠化⁃生态系统质量”生态安全格局评价体系,识别生态源地,应用MCR模型提取廊道,分析黄土高原生态安...
关键词:生态网络韧性 MCR模型 引力模型 鲁棒性模型 黄土高原 
人工智能时代城市地理学发展的变革与挑战被引量:2
《地理学报》2024年第10期2425-2441,共17页杨永春 菅煜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371198,4197119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5)。
人工智能(AI)引发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已成为全球各国抢抓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会引发城市地理学的革新。本文回溯了人工智能发展历程,提出了面向人工智能的城市人地系统概念模型,从数据表达、场景应用、空间变革、城市发展等4个方面梳理与总...
关键词:人工智能 第四次工业革命 城市地理学 学科变革 城市人地系统 虚拟空间 智慧城市 
中国城市本地知识相关性对新兴技术兴起的影响分析——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2024年第9期I0007-I0012,共6页赵懋源 杨永春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98)。
新兴产业的兴起区位在经济地理学界长期存在争论,在创新驱动战略指导下,探究其区位规律既是重要的学科问题,又对国家精准扶持新兴产业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梳理“区域分叉理论”“相关多样化”的观点,构建了知识相关性分析框架,辨析出本...
关键词:知识空间 相关多样化 知识关联密度 新能源汽车产业 中国城市 
西宁都市圈移民搬迁型城乡融合对搬迁户生计韧性的影响路径
《人文地理》2024年第2期44-53,95,共11页贾卓 娜赫雅 陈麒 杨永春 陈兴鹏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1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2YJC790048);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lzujbky-2023-46)。
移民搬迁型城乡融合是易地扶贫搬迁和城乡融合的有机契合,移民搬迁型城乡融合对搬迁户生计韧性的影响路径是城乡空间重构过程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以搬迁户生计资本为中介变量,构建“移民搬迁型城乡融合→搬迁户生计资本→搬迁户生...
关键词:移民搬迁型城乡融合 生计韧性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路径 西宁都市圈 
价值链视角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网络及其机制被引量:9
《地理学报》2023年第12期3018-3036,共19页何瑶 杨永春 王绍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19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1005)。
基于2015年和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产业链的上市公司数据,从价值链视角构建其产业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不同价值环节网络的特征、演变、差异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研发型、生产型和服务型网络规模同步扩...
关键词:价值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 上市公司 产业网络 核心—边缘结构 中国 
2000-2020年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形态及碳排放量的演变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671-680,共10页孔德臻 王梅梅 杨永春 王文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01198);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2-A06);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22JR5RA51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专题项目(2019QZKK1005)。
对西宁都市圈不同地类的碳排放系数进行修正,采用2000、2005、2010、2015、2020年共5期Landsat影像数据,测算西宁都市圈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选择最大斑块指数等8个代表城市用地形态变化的指标,利用空间滞后模型及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城市...
关键词:土地利用 空间形态 碳排放量 影响机制 西宁都市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