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学君

作品数:19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世界体系理论行为主义心灵和谐社会他心问题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哲学动态》《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方他心问题研究的最新态势被引量:1
《社会科学动态》2017年第4期58-63,共6页沈学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比较研究"(12&ZD12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世纪西方心灵哲学中的他心问题研究"(15BZX070)
西方对他心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人们把它理解为一个认识论问题,中期把它理解为一个概念问题。21世纪人们对它的研究更加多元化:首先,欧洲大陆哲学也进入这一领域,并且把它朝价值论方向引导。其次,当代学界还大量运用了自然...
关键词:他心问题 镜像神经元 具身认知 
维特根斯坦他心知理论的双重意趣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2期21-26,共6页沈学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比较研究"(12&ZD120)
维特根斯坦在解决他心知问题上存在双重意趣:既可以解读为行为主义途径,即将心灵还原为行为,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心的概念;也可以解读为现象主义途径,即通过确立一个向他者开放、心身合一的人的概念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心的概念。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笛卡尔 他心知问题 行为主义 现象主义 
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领域:空间政治被引量:13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91-96,共6页沈学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比较研究"(09CKS0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q056)的阶段性成果
挖掘、彰显空间的社会性及其对人的价值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空间转向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空间与社会权力的关系,指出空间是政治权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充满了意识形态、矛盾与斗争,是空间政治的主要内涵...
关键词:空间政治 场域 空间反抗 
“发展就是一种幻象”——对世界体系理论的空间政治解读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4期112-118,共7页沈学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比较研究"[项目编号:09CKS0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09q056]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70年代,空间研究异军突起。人们逐渐认识到,空间不仅反映社会文化,更蕴含着社会权力关系,空间因此具有政治性。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是空间政治研究的杰出代表,他强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实际上是空间生产的体系。资本被视为空间...
关键词:空间 政治 世界体系 不平等交换 
增长还是发展?——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社会发展观述评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55-60,共6页沈学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比较研究"(09CKS0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q056)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以两极化为特征的当代社会发展问题,现代化理论提出的方案是经济增长。而新马克思主义者则指出,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西方国家追求的经济成长是以边缘地区的欠发达为代价的,要真正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就必须改变整...
关键词:新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 增长 
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关系浅议——兼论循环经济中的“和谐”因素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3期7-9,共3页张超展 沈学君 
循环经济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这里试图通过对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内在联系的揭示,指导人们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容量,以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使人类更加和谐共生。
关键词: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生态化转化 和谐共生 
世界体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沈学君 
国家社科基金(09CKS0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q056)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沃勒斯坦创立的世界体系理论在社会科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对西方主流的现代化发展理论进行了批判,并对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提供了自己的理解。它强调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沃勒斯坦指出现代世界体...
关键词:世界体系 沃勒斯坦 发展 
世界体系理论与资本主义批评——以社会发展问题为视角
《学术界》2011年第2期24-34,共11页沈学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与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比较研究"(09CKS020);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9q056)的阶段性成果
以两极化为本质特征的社会发展问题,在民族国家的框架内不能得到正确地理解。只有在世界体系的范围内,才能得出合理解释。现代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质上是在边缘地区复制不发达状态的机制。唯有改变...
关键词: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 社会发展问题 
虚构现象的哲学探究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高新民 沈学君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迈农主义的有无之辩及其本体论意义研究"(10BZX053)
虚构哲学是在反思虚构现象的过程中,在与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非存在研究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它有两大走向,即传统的语义学走向和语用学走向。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后者,此即本领域所谓的"语用学转向"。西方哲...
关键词:虚构对象 虚构话语 本体论 语用学 
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与意向性的“建筑术”被引量:4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18-24,共7页高新民 沈学君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唯物主义与二元论最新发展研究"(OGJA720011)
人工机器所表现出的智能在许多方面已远胜于人类智能,但它只能按形式规则进行形式转换,缺失了人类智能所具有的意向性。摆在人工智能研究面前的一个瓶颈问题就是研究如何让智能机器具有意向性。围绕这一课题已诞生了许多新的方案,美国...
关键词:意向性 弱外在主义 模型 建筑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