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芸

作品数:11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呼啸山庄》《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权意识呼啸山庄性别诗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性别诗学视域下的女性书写——《呼啸山庄》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较分析被引量:1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69-74,共6页洪秀芸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160353)
《呼啸山庄》和《了不起的盖茨比》均是文学经典,它们有着相似的故事结构,但也有所不同。文章运用性别诗学理论解读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书写:果敢泼辣的女一号(凯瑟琳和黛西),温情独立的女二号(小凯蒂)和虚荣拜金的女二号(梅特尔),从中...
关键词:性别诗学 女性书写 欲望 反思 和谐 
从性别诗学的视角看《呼啸山庄》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男性书写被引量: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64-68,共5页洪秀芸 
2016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性别诗学视域下<呼啸山庄>和<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对比研究"(JAS160353)
19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的《呼啸山庄》和20世纪美国男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均是文学研究的经典作品。运用性别诗学理论来解读这两部作品中的男性书写,从中窥见男女作家的男性观,比较其共同点和差异,并究其缘由,揭示两位...
关键词:性别诗学 男性书写 男性关怀 两性和谐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性别焦虑——用“双性共体”的理论解读被引量:2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84-86,共3页洪秀芸 
《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一,刻画的男女主人公盖茨比和黛西都具有"双性共体"的特点,本文通过解读这两个形象,揭示了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作品中体现出的性别焦虑,以瓦解男权社会的性别二元对立,从而窥见作品中隐含的的女权...
关键词:双性共体 男女主人公 男权社会 性别焦虑 
叛逆者,主宰者,拯救者——在九型人格视角下看《呼啸山庄》的两位女主人公被引量:1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8-89,94,共3页洪秀芸 
"用九型人格解构<呼啸山庄>的女权意识"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属于2012年福建工程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Y-S13006;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类社科);项目编号:JB13119S
《呼啸山庄》作为一部传世经典,描述了一个由震撼人心的的爱情悲剧引起的复仇故事,展示了在畸形的社会中扭曲的人性和恐怖的事件。本文用心理学上九型人格的观点,来探讨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所充当的角色,从而窥见作者超前的女权主义意识。
关键词:呼啸山庄 九型人格 女主人公 女权主义 
《呼啸山庄》中几种爱情模式折射出的女权主义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99-102,共4页洪秀芸 
2012年福建工程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GY-S13006);201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B类社科(JB13119S)
《呼啸山庄》是一部让人震撼的小说,描写的是18到19世纪英国的两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利益冲突,爱情、成长、阴谋、复仇等穿插其间。从最深的迷恋、荒原遭遇文明、爱情遭遇现实、暴风雨后的和谐等几种爱情模式所体现出的不顾一...
关键词:呼啸山庄 爱情模式 女权主义 
用九型人格解读《呼啸山庄》中的人物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42-146,共5页洪秀芸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描写一个成长与背叛,爱情与复仇的故事。本文采用九型人格来解读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揭示其鲜活和复杂性。
关键词:呼啸山庄 九型人格 人物性格 
《嘉莉妹妹》中的女权意识分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视角下被引量:4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4-36,共3页洪秀芸 
《嘉莉妹妹》是美国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德莱塞的处女作,讲述了农村少女嘉莉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舞台并走红的过程,细腻地展示了嘉莉的生存景观及心路历程。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剖析可知,德莱塞在小说中处处透露出女权意识。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嘉莉妹妹 女权意识 
夹缝中的“他者”形象——论《喜福会》中的华裔美国人被引量:2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08-110,共3页洪秀芸 
《喜福会》中的华裔美国人,在不得不刻意融入美国文化的同时,却被弱势的本族文化所束缚,带有尴尬的双重"他者"身份,生活在夹缝当中。本文试图介绍华裔美国人在祖国母亲中国人眼里的他者形象以及他们在美国人眼里的他者形象,同时分别剖...
关键词:喜福会 华裔美国人 双重他者 夹缝 文化的融合 
论李清照诗词中的反传统意识被引量:1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130-131,共2页洪秀芸 
按照主题的分类,通过对李清照具有反传统意识的诗词的解读,从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思想文化传统尤其是爱情观婚姻观等方面分析了李清照反传统思想的成因,指出这是李清照女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李清照 诗词 反传统意识 
邪恶之花——试论莎乐美与潘金莲被引量:1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洪秀芸 
莎乐美和潘金莲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坏”女人的典型代表,美丽、残忍,充满情欲,但是又是追求爱情和人性解放的典型代表。文章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分析对比,探讨内因和外因对她们的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两个人物的深层含义。
关键词:莎乐美 潘金莲 情欲 人性解放 形象 内因外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