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沁

作品数:11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独蒜兰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可育株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食用菌》《中药材》《时珍国医国药》《北方园艺》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凹凸棒土对姬松茸生长发育及出菇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食用菌》2021年第4期32-37,46,共7页龚光禄 杨通静 陈娅娅 胡腾文 王沁 朱国胜 
贵州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9]3008);贵州省高层次创新人才项目(黔科合平台人才[2016]4013);贵州省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项目(黔科合成果[2021]一般065)。
为探索凹凸棒土对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生长发育及子实体中重金属砷(As)、汞(Hg)、镉(Cd)的影响,设置了4个试验梯度,分别对姬松茸的基质料与覆盖土进行处理,研究姬松茸生长发育特性和子实体中重金属(As、Hg、Cd)含量情况。结果表明,...
关键词:凹凸棒土 姬松茸 生长发育 
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被引量:2
《中药材》2017年第12期2775-2778,共4页张丽娜 桂阳 王沁 罗安阔 毛伟胜 朱国胜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SY字[2014]3031-1号;黔科合SY字[2014]3031-2号)
目的:优化独蒜兰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缩短组培周期。方法:以独蒜兰种子为外植体,进行不同采收期种子萌发、壮苗生根的培养基筛选。在初步筛选出的最佳配方基础上,进行培养基配方改良优化。结果:授粉后200 d的种子萌发率最高,萌发最快;B5+0...
关键词:独蒜兰 组织培养 原球茎 培养基 
贵州省白花前胡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初探被引量:3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王沁 张丽娜 沈家国 黄德志 苏桢 张简荣 朱国胜 桂阳 
黔科合院所创能"药用植物和作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能力建设"[(2010)4002];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黄平县白花前胡规范化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黔科合中药字【2012】5001-7号;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中药字(2013)5055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黔农科合(重点)07018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目[黔农科院院专项[2008]021
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mDunn)又名前胡、鸡脚前胡、山独活、岩风等,属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2010版《中国药典》记载前胡药材来源于白花前胡Peue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根,以根人药,具有疏风散热、止咳祛痰...
关键词:白花前胡 规范化生产 标准操作规程 
何首乌茎尖嫩叶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被引量:1
《长江蔬菜》2014年第12期50-52,共3页王沁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重点项目黔农科合(重点)07018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目[黔农科院院专项[2008]021;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中药字(2013)5055号];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黔科合社字黔科合中药字[2012]5001-7号);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2)
测定了何首乌茎尖嫩叶的VB2、VC、粗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K、Fe、Zn等矿质元素含量,以期为何首乌茎尖嫰叶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何首乌茎尖嫩叶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其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也远远...
关键词:何首乌 茎尖嫩叶 营养成分 矿质元素 
贵州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被引量:9
《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第12期170-173,共4页张金霞 桂阳 杨通静 王沁 金吉芬 朱国胜 
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天麻良种繁育技术研究"[黔科合人字(2011)35];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项目"贵州乌天麻优良种源筛选与规范化栽培技术应用示范"[黔科合成字(2013)5016];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项目"贵州大方天麻适宜性蜜环菌分离提纯及应用"[黔科合中药字(2011)5035];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药用植物和作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2];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基金项目"兰科植物研究与开发应用平台建设"[黔科条中补地(2010)400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兰科植物共生丝核菌多基因分类研究"[黔农科院人才启动项目(2009)006];贵州省农科院创新基金"贵州天麻蜜环菌资源收集及天麻亲和性研究"[黔农科合(创新基金)2011016];贵州省农科院专项"贵州天麻伴生菌优良菌株选育"[黔农科院专项(2012)020]
为了解贵州天麻生产发展现状,对天麻的生物学性状以及在贵州的分布和种植规模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针对天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点开展贵州"两菌一种麻"优良品种选育,天麻GAP基地建设、加快菌材林培育等对策。
关键词:天麻 发展现状 问题 建议 贵州 
不同产地独蒜兰资源栽培比较研究被引量:5
《北方园艺》2013年第24期153-155,共3页张丽娜 金吉芬 张金霞 王沁 曹绍书 朱国胜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资助项目[黔农科合(创新基金)2012001号];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资助项目[黔科合中药字(2011)5039号];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资助项目(黔科合社字[2009]5036号);贵州省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专项资助项目(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2);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黔科条中补地(2010)4002]
以4个来源地的独蒜兰资源为试材,在贵阳和雷山基地进行仿野生栽培并调查记载其生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在原生地人工栽培当地野生独蒜兰产量最好,海拔、温度等气候条件影响独蒜兰出苗、开花、产量等性状,土壤肥力的高低并不能对独蒜兰产...
关键词:独蒜兰 产量 异地引种 
不同半夏种质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5
《时珍国医国药》2013年第10期2517-2519,共3页刘海 王沁 杨倩 李娟 吴明开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09BAI74B0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课题[院ZX(2007)029];贵州省农业委员会项目“贵州省中药材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GZCYTX-02);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贵州地道药材马鞭石斛品种筛选”[(TZJF-2010)069];黔科合院所创能“药用植物和作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能力建设”[(2010)4002]
目的筛选适合贵州生产的优良半夏种质资源。方法采用随机区组实验结合数据分析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种质半夏在产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来自威宁的种质资源产量比较优良,可以作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种质的依据。
关键词:半夏 产量 病情指数 
独蒜兰种子的自然萌发特性(Ⅱ)被引量:2
《贵州农业科学》2013年第6期59-62,共4页蓝家望 桂阳 张丽娜 王沁 冉孝琴 朱国胜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道地药材独蒜兰繁殖特点和繁殖栽培技术研究"[黔科合社字(2009)5036];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专项项目"贵州道地药材独蒜兰优良种源筛选和种子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黔科合中药字(2011)503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药用植物和作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应用创新能力建设"[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2];中央补助地方科技基础条件专项基金项目"兰科植物研究与开发应用平台建设"[黔科条中补地(2010)400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项目"兰科植物共生丝核菌多基因分类研究"[黔农科院人才启动项目(2009)006];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独蒜兰种质资源多样性评价及应用研究"[黔农科合(创新基金)2012001]
为了解独蒜兰种子的萌发特性,保护和利用独蒜兰资源,设计3个播种地点(开垦地、栽培地、原生地)和4个播种时间(8月、9月、10月、11月)的试验以探究独蒜兰种子自然萌发与播种地点、播种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原生地播种种子顺利萌发至第...
关键词:独蒜兰 有性繁殖 原生地 萌发生长指数 
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 Ⅵ保优高产制种技术规范被引量:1
《种子》2006年第4期93-97,共5页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代文东 王沁 陈佳琴 曾兵 王璐璐 
贵州省"十五"油菜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农社字(2001)-1103-08-02号]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2号经在贵州各地多年的制种技术研究和实践,总结其育苗移栽和直播的制种技术,规范从播种育苗至收获期间的培育壮苗、大田管理、拔除母本可育株,栽培调控,收获等环节的技术工作,确保种子质量和提高制种产量。
关键词:油菜 隐性核不育 黔油12号 制种 技术规范 
黔油系列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Ⅲ·可育株的识别及拔除被引量:16
《贵州农业科学》2005年第6期32-34,共3页代文东 黄泽素 代继跃 杨晓容 肖华贵 陈佳琴 王沁 
贵州省年度攻关项目(黔科合2004NGY013):;杂交油菜黔油14号制种保优配套技术及大面积中试;贵州省农科院中试项目[(2003)05号]:;不同生态环境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及示范
通过对不同生态地点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可育株识别及拔除技术的研究得出:小花蕾(0.31~0.41 cm)挤浆及大花蕾(≥0.42 cm)直观识别拔除可育株,能提高母本不育株个体发育及分枝结角能力.小花蕾挤浆识别较开花识别拔除可育株的处理,遵...
关键词:杂交油菜 制种技术 可育株识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