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美

作品数:36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歌元好问丧乱诗文化内涵诗歌创作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商丘师范学院学报》《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刘秉忠的三教融通思想及其治政实践被引量:1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646-666,共21页刘世明 王素美 
蒙元时期,儒释道三教都很发达。刘秉忠作为元朝开国重臣,其三教融通思想主要体现在人生经历、举荐贤才、诗词文赋之中。他通过儒家传道守常的优势去稽古创新,凭借佛家待机彻悟的思想来敬天恤民,依靠道家道体术用的特点进行损中求益,并...
关键词:刘秉忠 三教融通 治政实践 
苏轼诗中的“人”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60-65,共6页王素美 王献峰 
通览苏诗,可以发现“人”意象成为苏诗一个蔚为大观、具有独特艺术品质的意象集群。这些“人”意象根据组群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有人”和“无人”意象,仙人、道人、佛人意象,以及古人与今人、舟人与游人等其他意象,苏诗中的大量“人”意...
关键词:苏轼 意象 诗学审美 儒释道思想 
论杜甫诗中的“人”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79-82,共4页王素美 
杜诗中有着大量“人”意象,既有属于个体的“无人”“故人”等意象,也有着集体的众人和群体意象,这些“人”意象的使用充分体现了杜甫儒学思想和“仁人”精神,且是对知、情、意三者合一的有力实践,以此展现出中国文学哲思和诗意的交融,...
关键词:杜诗 “人”意象 文化内涵 
李白诗“人”意象的文化内涵与天人合一的境界被引量:1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66-73,共8页王素美 
李白诗歌使用了大量“人”意象,构成了其区别于别家诗歌的重要特点。这些“人”意象是其哲思和诗意的体现,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具体而言,他用诗的语言展示了对儒释道三个文化层面兼容的认识,同时展现了自己儒释道兼容认知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李白 人意象 主体精神 天人合一 
会合朱陆的理学思想在《西游记》主体心性修养中的作用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2年第5期38-40,共3页王献峰 王素美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会合朱、陆的理学思想对《西游记》中主体心性修养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8C1608)。
《西游记》一书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本文以探究唐僧师徒的心性修养为基础,借此揭示儒释道思想文化兼容演进中的问题,并对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与陆九渊心学修养严加辨析,以期修正学界单纯依靠王阳明心学强加阐释《西游记》修行方式而...
关键词:《西游记》 修养方式 理学思想 
北山先生何基的理学思想与学术路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25-29,共5页王素美 
何基的学术思想在于"严守师说",即严守朱熹天理论的核心思想,而其学术路径主要在于苦读"四书",并博采众长、吸收众说而融会贯通。何基吸收了张载的"理""气"说的合理成分,用"格物致知"方法作"形上""形下"的分析,并继承了孟子、程颐、程...
关键词:何基 理学思想 学术路径 
方回的生平经历与创作
《宋史研究论丛》2019年第1期392-400,共9页张诗芳 王素美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自由探索项目(2018TS02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方回是宋末元初著名的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其终生致力于诗文,著有《桐江集》《桐江续集》及诗论著作《瀛奎律髓》等,其作品散佚不少,今存《桐江集》4卷、《桐江续集》36卷、《瀛奎律髓》两种刻本传世。其诗专主江西诗派,...
关键词:方回 幼年 仕宦 赋闲 创作 
论许衡理学思想的特点被引量:1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75-79,共5页王素美 
中国哲学自孔孟以来就以为世事人生服务为立足点,可是自北宋以来新儒学的产生,却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这种新儒学,我们称之为"理学"。所谓"理学",就是援佛、援道入儒,使传统儒学融入了一些佛、道的思想成份。许衡理学思想博大而精深,...
关键词:许衡 理学思想 “实学” 
戴表元的诗歌理论被引量:1
《衡水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113-120,共8页刘金柱 王素美 
戴表元是元末重要的诗人与诗歌理论家,提出了一系列的诗学主张。他主张诗歌以性情为主,兼以神韵为倾向;诗歌创作要能有"江山之助",还要能兼宗唐宋;主张为诗之"酿蜜法",亦是其诗歌理论的性灵倾向、神韵思想倾向、格调思想倾向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戴表元 性情 神韵 诗歌理论 
耶律楚材诗之文化内涵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91-97,共7页崔淼 王素美 
2010年度教育部后期成果资助项目--"元诗发展史"
儒释道相兼、相融,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魏晋时期兴起的玄学标志着三教融合的开始。隋唐的儒、释、道并驾齐驱,互相渗透,终于酿造了宋明理学而使三教思想之融合更显周密。元之际的北方社会正处于多元文化互相冲突,互相...
关键词:儒释道 耶律楚材 诗歌 文化内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