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

作品数:1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法学教育教学医疗纠纷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法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教导刊》《法制与社会》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接近正义:我国医疗纠纷调解组织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被引量:3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198-204,共7页王红梅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63572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20YJA820021)。
目前医疗纠纷调解组织普遍存在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合理,布局不科学,管理与运作方式行政化和过度趋同化等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组织定位不清晰、政府主导性过强、盲目模仿和组织学习等。大力发展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为代表的医疗...
关键词:医疗纠纷调解组织 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 多元化 
心理学策略在医疗纠纷调解中的运用
《大学教育》2019年第4期196-198,共3页王红梅 
医疗纠纷的调解成功与否,高度依赖于调解人高超的沟通技巧及其对当事人心理活动规律之准确把握。医疗纠纷中当事人所具有的侥幸、过于自信、贪得无厌、心理改变与自我防卫机制等心理特点以及不合理的赔偿请求、行为过激等行为模式,为纠...
关键词:医疗纠纷 调解技巧 心理学 
“治疗型调解”理论批判及其重塑
《浙江学刊》2019年第2期170-176,共7页王红梅 莫晓燕 
治疗型调解既是一种调解模式,也是一种关于调解的理论模型。在我国引入和推广治疗型调解,既有客观必要性,也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作为调解模式的"治疗型调解"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但其理论模型已滞后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也不适应实...
关键词:调解模式 治疗型调解 心理学 解决导向 
法律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PLUS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7期246-246,250,共2页王红梅 
曾经风靡全球的案例教学法在我国已陷入窠臼,存在着案源简单,不利于培养法科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纠纷解决方式与角色视角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本文认为可在教学模式、教学主体、思维方式、呈现方式和教学技术手段等方面对案例教...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法学教育 PLUS 
论社会服务对课程建设的反哺作用——以司法部精品课程“民间纠纷调解”为例
《科教导刊》2017年第4X期69-71,共3页王红梅 
课程建设为社会服务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但社会服务也反哺着课程建设。司法部精品课程"民间纠纷调解"课程组通过纠纷调处、行业培训、提供咨询意见等形式服务社会,同时,参与社会服务也优化了课程的目标,丰富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内...
关键词:社会服务 课程建设 反哺 教学改革 
法律课程中的纠错式教学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年第10期243-244,共2页王红梅 莫晓燕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主动纠错式教学在法律课程中的运用"的成果
法律课程中的纠错式教学采用逆向思维,具有很强的主动性、目的性、整体性、系统性、补充性等特点,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根本在于对错误的视角发生了改变,促成了新的教学理念出现,因此能促进教学模式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促进师...
关键词:纠错 逆向思维 法律课程 教学 
合作型高校法律援助机构解读被引量:1
《中国司法》2015年第8期35-37,共3页王红梅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指以高校法律院系的师生为主体,依托高校,面向社会开办的,为社会弱势群体和本校师生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与民商事诉讼代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法律服务机构和诊所式法律教...
关键词:法律援助机构 合作型 高校 解读 法律服务机构 诊所式法律教育 社会弱势群体 下沙高教园区 
论调解员的调解终结权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8-11,22,共5页王红梅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在社会和谐与法治权威之间--纠纷解决的困境与破解之法"(项目编号:Y201224627)的阶段性成果
为了限制当事人滥用调解自愿原则,保护社会资源,保障调解员的健康权,建议通过调解立法将调解终结权制度化,规范化。行使调解终结权应具足以下构成要件:具备调解员可以行使调解终结权的法定情形;调解员本身应具备一定的资质条件或者该调...
关键词:调解终结权 调解员 自愿原则 滥用调解程序 
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被引量:2
《法治研究》2014年第8期122-131,共10页王红梅 
司法部犯罪预防研究所2014年课题"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的终结性成果
调解的实际活动和依法调解原则之间的差异,构成了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其与书本上的依法调解原则在实体和程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主要是由我国治国方略的变化、法律调整机制的缺陷、规范冲突和文化冲突以及民众对纠纷解决机制的认知偏...
关键词:行动中的法 依法调解 纠纷解决机制 差异 调解基准 法治 
建构合作型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下沙模式”及其法社会学解读被引量:1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3年第11X期49-51,共3页王红梅 
笔者主持的浙江省2012年度浙江省教育厅访问学者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建立三方合作共赢的高校法律服务机构"(FX20121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法律援助机构是包含着各种角色之间复杂社会互动关系的场域,参与者都需要通过这种社会参与网络获取有价值的资源并进行社会交换,而作为社会子系统的高校应当引领公正、法治等先进的价值并适应社会大系统的需要。"下沙模式"从法律社...
关键词:法律援助 高校 社会互动 法律信仰 法律社会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