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世俗化高校色彩教学改革衔接设计课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四川戏剧》《计算机教育》《艺术与设计(理论版)》《河南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多媒体竞赛机制建设
《计算机教育》2015年第24期67-70,共4页刘砚秋 王修晖 肖丹 周晓江 
浙江省教科规划2014年度(高校)研究课题"以多媒体竞赛为依托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14SCG057);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基于项目驱动的混合式协同学习模式开展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改革"(kg2015170)
阐述多媒体竞赛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分析高校多媒体竞赛组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多媒体竞赛机制建设方案,构建一个教学、竞赛、产业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学生竞赛 创新型人才 
江南禅寺美术图像题材及其艺术特征探究——以杭州灵隐寺为例
《四川戏剧》2015年第5期145-148,共4页肖丹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南佛教造像艺术特征及世俗化演变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NDJC251YB
佛教美术图像是佛教文化载体之一,江南地区的佛教发展蕴涵着独特的文化、艺术、宗教和哲学思想。江南多禅寺,灵隐寺是杭州最早的禅寺,其历史悠久,景色幽邃,建筑宏伟,石刻造像精湛,建筑装饰丰富。灵隐寺美术图像题材包括佛教动植物图像...
关键词:江南禅寺 美术图像题材 艺术特征 世俗化 
从弥勒石刻造像地域特征看江南弥勒信仰新变化
《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4期119-122,共4页肖丹 
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4NDJC251YB)
弥勒造像是弥勒信仰和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域、不同民族文化造就弥勒造像风格的形成。西北、中原、江南等地域弥勒石刻造像在形体姿态、发饰服饰、神情面容上特征明显。随着佛教思想的不断深入变化,庄严肃穆的"神情"弥勒在削弱,取...
关键词:弥勒 石刻造像 地域特征 信仰 世俗化 民间化 
中国京剧艺术符号解析及延伸应用被引量:2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9年第3X期79-81,共3页肖丹 
本论文以京剧文化为对象,从分析符号学理论系统与京剧艺术的本质联系开始,重点阐述了京剧作为国粹存在的价值,京剧艺术中符号特性的表现以及京剧艺术符号的意指关系。并结合北京奥运的时代背景,初步探讨了北京08奥运背景下进行京剧文化...
关键词:京剧艺术符号 符号的意指关系 奥运 
高校色彩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3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第12期25-26,共2页肖丹 
本文从分析色彩设计教学改革的原因与目的入手,针对以往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不少学生存在“学而无用”的想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强调重视色彩设计实际应用以及与各设计专业课程的衔接,通过内容的充实和新课题的训练,更好地完善课程...
关键词:色彩设计 教学改革 探索与实践 衔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