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祥云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易经》中国古代文学哲学意蕴教育庄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池州学院学报》《古籍研究》《中国戏剧》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明代诗话中的《诗经》文学品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3-18,共6页胡祥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经>文学阐释史(明清卷)"(09BZW015)
明代诗话对《诗经》的文学品评,主要围绕四个话题展开:对《诗经》的产生历史进行文学性的探源;对《诗经》的审美意蕴进行多视角的揭示;对《诗经》的表现手法进行悉心细致的体味;阐述《诗经》对后世诗风诗情的智慧启迪。明代诗话对《诗...
关键词:《诗经》 明代诗话 文学品评 
庄子的“方外之游”与“方内之游”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4,共4页胡祥云 
庄子不仅"游于方外",而且也"游于方内"。他"游于方外",展示了其高远而自由的人生理想;而他"游于方内",则蕴藏着其深切的现实关怀;他就是试图通过"方外之游"的自由精神,去孳乳、映照现实人生中的"方内之游",以此来拯救、提拽跌落在现实...
关键词:庄子 方外之游 方内之游 
庄子应世之情的演化状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23-27,共5页胡祥云 
庄子的应世之情不是恒定不变的,其情状有一个复杂的演化过程。庄子因为深怀爱世之情,所以他才对这个世界上的丑恶现象痛心疾首,由此引发了他的愤世之情,使他对其所处的黑暗社会痛加挞伐,展开批判;庄子在批判社会的过程中洞彻个体生命将...
关键词:庄子 应世之情 逍遥游 
《易经》占断之辞的人生智慧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6期48-52,共5页胡祥云 
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文学课"荣辱观;人文观;审美观"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7jyxm357
吉凶悔厉之类的占断之辞本身并无人生智慧,但《易经》编订者通过对各种占断之辞出现比率的合理分布,以及它们出现语境的恰当限定,表达了其对人生世事的深切感悟和价值评判,从而启人心智,引导人们避凶就吉,去恶从善。因此,《易经》占断...
关键词:易经 巫术 占断之辞 人生智慧 
论“小玲珑山馆”为中心的文学活动被引量:4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91-95,共5页胡祥云 方盛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扬州徽商与东南地区文学艺术研究"(08BZW039)
雍乾年间,"小玲珑山馆"为徽商"扬州二马"的人文情怀所笼罩,深深吸引着一批文人士子,成为他们扬州文化活动的中心所在。他们放情山水园林,多以联句或分韵唱和的诗歌创作形式雅集抒怀,促成了德行操守、文采风流标举一时的人文景观。
关键词:小玲珑山馆 徽商 扬州二马 文学活动 
人性演化特征与循性施教
《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0-13,共4页胡祥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07jyxm357).
血亲之爱、性善理念、善恶内容嬗变、以及道德教化的柔性建构是把握人性的关键环节。根据人性的演化特征来循性施教,就是通过血亲之爱来培养人的以孝悌为核心的向善内驱机制、运用“性善论”的先在理念来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根据...
关键词:人性 善恶 道德 教育 
戏剧荣辱观与戏剧冲突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03-106,共4页胡祥云 
安徽省教研项目(2007jyxm357)
不同荣辱观的风争云涌蕴藏着丰富的戏剧冲突。以此为切入点而有意识、有目的地构建戏剧冲突,是构建戏剧冲突众多方法中的较有价值的一种。在当前的明辨荣辱观念、提升道德水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这一方法或许更有被优先尝试的意义。
关键词:戏剧 荣辱观 戏剧冲突 
戏曲欣赏的三种境界
《中国戏剧》2007年第9期62-64,共3页胡祥云 
安徽省级教研项目(2007jyxm357)的部分成果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门类中,戏曲艺术产生和成熟的时间都是相对较晚的,故在戏曲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积淀着其他艺术门类的丰富成果,从而使其自身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戏曲的舞台上,既有诗词曲赋的文辞美,又有歌喉丝竹的音乐美;既...
关键词:戏曲欣赏 艺术门类 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 音乐美 舞蹈美 节奏美 服饰美 
中国创世神话与人文性被引量: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胡祥云 
安庆师范学院院级项目(2003ywz03)
盘古神话作为中国的创世神话,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话相比,其最大的特色是它的人文性。中国古代神话虽然经历过历史化的改造,但它原创性、民族性的合理因子,仍然流贯在后来文化的肌体之中;而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源头,其滥觞处便是中国创世...
关键词:盘古 创世神话 人文 历史化 
《易经》占断之辞的哲学意蕴被引量:2
《古籍研究》2003年第4期1-4,10,共5页胡祥云 
《易经》作为一部卜筮之典,其卦爻辞少不了吉凶悔厉之类的占断之辞,这种占断之辞又可简称为断语,它是一组形容词的集合,本身并没有所谓的哲学意蕴;但《易经》编订者把它们纳入对具体情事的评判之中,使它们不可避免地成为编订者价值取向...
关键词:《易经》 断语 巫术文化 卦爻辞 哲学意蕴 理性文化 语境 价值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