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菊花

作品数:15被引量:5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诉讼标的既判力无权处分证据失权诉讼成本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浙江社会科学》《法学评论》《河北法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无权处分的法律效力及其诉讼结构——以权利人的视角为分析路径被引量:6
《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135-140,共6页蒲菊花 
无权处分涉及多层面的法律关系和多方主体的利益保护,其诉讼构造往往突破两造对立的格局,故与诉讼第三人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无权处分合同因权利人的追认而生效时,该合同应对权利人发生效力,权利人和受让人可相互直接提出请求;但在...
关键词:无权处分 法律效力 诉讼结构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民事诉讼法 
举证时限制度适用中的若干问题探析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31-35,共5页蒲菊花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标志着我国民事诉讼从证据随时提出主义向证据适时提出主义的嬗变。为实现举证时限制度的功效,举证期限原则上应当限定在审前准备程序阶段,具体期限的确定包括法院...
关键词:举证时限 证据失权 证据交换 新证据 
部分请求理论的理性分析被引量:16
《现代法学》2005年第1期139-144,共6页蒲菊花 
部分请求涉及诉讼标的、既判力、诉的变更、诉讼时效的中断等众多诉讼理论,其核心问题是部分请求判决既判力的客观范围是否及于剩余债权,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学者基于不同理论立场对此形成了多种学说。从“纠纷一次解决”和诉讼经济...
关键词:既判力 债权 诉讼标的 判决 大陆法系国家 否定说 诉讼理论 剩余 理性分析 范围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的冲突与适用——兼谈善意第三人的保护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180-183,共4页蒲菊花 
由于不承认物权行为 ,我国的无权处分规则与采物权形式主义立法模式的德国、台湾地区存有较大差异 ,本文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阐述了我国无权处分的内涵 ,认为当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制度相冲突时应优先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且在发生善意取...
关键词:无权处分原则 善意取得制度 善意第三人 无权处分合同 立法模式 物权行为理论 
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程序法分析被引量:3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86-91,共6页蒲菊花 
世界各国对法人人格否认法理的适用多采用判例法模式,由法官在个案的审理中依照公平的理念予以认定,故而法人人格否认法理与诉讼法理联系紧密,在证明责任、当事人的确定、既判力的扩张等诉讼理论问题上均值得加以探讨。
关键词:法人人格否认 证明责任 当事人 既判力 
试论意思自治与法律行为效力的关系被引量:1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第2期102-106,共5页蒲菊花 
意思自治是近现代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 ,是民法保障个人行为自由的象征 ,与法律行为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实现意思自治的工具 ,法律行为的效力深受意思自治的影响 ,而法律对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制又为意思自治的适用划定了界限。在...
关键词:意思自治 契约自由 法律行为 效力 
举证时限制度的理性分析被引量:1
《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107-110,22,共5页蒲菊花 
举证时限制度以诉讼效益为价值取向 ,与诉讼公正表现出一定的对立性 ,其正当化的基础是诉讼经济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举证时限制度效用的发挥 ,需要相应的运行环境 ,包括程序公正的诉讼理念、辩论主义的诉讼原则和集中审理的审理模式。...
关键词:举证时限制度 诉讼效益 程序公正 证据失权 《民事诉讼法》 
法官职业化的标准化——法官行为调控之说
《中国律师》2003年第12期57-58,共2页蒲菊花 
关键词:职业化 标准化 法官行为 法官资格 法官高薪制 法官责任 
诉讼成本的控制途径被引量:1
《四川会计》2003年第11期37-38,共2页黄文 蒲菊花 
关键词:诉讼成本 中国 司法制度 司法资源 司法机关 诉讼程序 诉讼法 
格式条款及其法律规制被引量:3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75-79,共5页蒲菊花 
格式条款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垄断而产生的,因具有高效性和不公平性的两面性,以及对契约自由原则的实质背离而成为各国法律的规制对象。我国《合同法》主要从提供方的法定义务、格式条款的内容及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三个方面对格式条...
关键词:格式条款 契约自由 规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