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承敦

作品数:23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卫国战争时期战略分歧卫星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拉丁美洲研究》《兰州学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国际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期阿尔巴尼亚两次反对南斯拉夫共性之比较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113-118,共6页张盛楠 郝承敦 
20世纪中期,在东方阵营的矛盾和斗争中,阿尔巴尼亚两次站在反对南斯拉夫的前线,猛烈批判其内政与外交,谴责南斯拉夫背叛社会主义阵营。阿尔巴尼亚两次反对南斯拉夫的行动,有其共同点:首先,都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反对南斯拉夫的"...
关键词:南阿关系 南斯拉夫“修正主义” 恩维尔·霍查 科索沃 
“非斯大林化”抑或“斯大林主义”——论1956年波匈事件的成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80-87,共8页郝承敦 张盛楠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3CLSJ04):苏南冲突与东方阵营内部关系的演变
1956年爆发的波匈事件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重大影响。围绕波匈事件发生的原因问题,中、苏、南三党展开论战。中苏两党认为苏共二十大后的"非斯大林化",是形成事件的主要因素,而南党则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通...
关键词:波匈事件 非斯大林化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模式 
中苏两党利益的碰撞(1937-1949)与“亚洲铁托主义”的成因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63-70,共8页郝承敦 徐兴柱 
关于"亚洲铁托主义"成因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在其论著中仅有只言片语的论述,几乎没有专门、集中、系统的展开论证。斯大林和毛泽东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战后初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关两党利益分歧的历史事件表明,中苏两党利益的碰撞在"亚洲...
关键词:毛泽东 斯大林 铁托主义 亚洲铁托主义 
西方向东方借鉴的发轫——论罗斯福“新政”中的“计划经济”被引量:1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第6期164-167,共4页郝承敦 
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中,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改革,在经济机制上开始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以此来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的无序竞争。"新政"改革的成功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当代西方世界的经济计划化过程来看,它是发...
关键词:罗斯福 “新政” 计划经济 
论20世纪40年代末期南阿交恶的缘由
《齐鲁学刊》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郝承敦 
从1948年开始,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之间的关系,由战后初期的友好合作迅速演变成反目相仇。双方之所以分道扬镳,一是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的控制和干涉,并试图将阿并入其版图,严重损害了阿尔巴尼亚的主权和独立;二是苏南冲突的爆发为阿...
关键词:阿尔巴尼亚 南斯拉夫 苏联 南阿冲突 
论苏南冲突中的希腊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69-73,共5页郝承敦 
山东省教育厅课题(项目批准号为:J03L03)
1946年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重新爆发后,南斯拉夫给予了巨大援助,而此时的苏联却持消极态度。之所以出现这种矛盾,是苏南两国在如何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政策问题上存在分歧。南斯拉夫主张战略进攻,苏联则坚持战略防御。这种对外战略...
关键词:苏南冲突 希腊 战略分歧 
略论中国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抵抗运动的差异被引量:1
《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59-62,共4页郝承敦 
中国的抗日战争和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有着三个方面的差异性:第一,从其性质来看,中国的抗战基本上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而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则具有民族解放和社会革命的双重性;第二,从其抗战力量的组合来看,中国实现了国共合作,并以此为...
关键词:中国 南斯拉夫 抵抗运动 
论苏南冲突的根本原因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04年第6期317-320,共4页郝承敦 方建新 
对于苏南冲突的根本性因素,国内外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认为,冷战初期苏南在东欧地区战略上的分歧是冲突形成的根本因素。这既表现在对外战略的态势方面,又表现在对外战略的目标上。
关键词:苏联 南斯拉夫 对外战略分歧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研究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62-67,共6页郝承敦 孙丰林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既有共性 ,又具有各自的个性。本文从六个方面全面而系统地对此进行了比较分析 ,这对于进一步研究两次世界大战和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十分有益的。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比较研究 国际联盟 联合国 凡尔赛体系 雅尔塔体系 
试论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的共同特点
《国际论坛》2003年第1期26-32,共7页郝承敦 
本文认为 ,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有三个方面的共同特点 :第一 ,对外战略上的分歧是形成苏南冲突和中苏交恶的重要因素 ;第二 ,带有浓厚的“冷战”色彩的全面对抗 ,是苏南冲突和中苏斗争的突出表现形式 ;第三 ,中南两国借助于西方国家抗衡...
关键词:苏南冲突 中苏交恶 意识形态 民族利益 对外政策 中国 苏联 南斯拉夫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