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崇碧

作品数:29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念历史唯物主义视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大家》《现代盐化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商》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坚持“八个统一”原则上好高校思政课“美好生活”德育课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6期115-116,共2页金崇碧 杨方旭 
2020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SZK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14处提到“美好生活”,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种社会生活价值观。高校思政课要上好“美好生活”德育课,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提出的“八个统一...
关键词:“八个统一” “美好生活” 德育课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思政课教育和改革创新视域下的“八个统一”被引量:1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86-88,共3页金崇碧 杨方旭 
高校思政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以“八个统一”来统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和改革创新。从高校思政课教育和改革创新的立足之本、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三个维度来理解“八个统一”,可促进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育 改革创新 “八个统一” 
浅议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读被引量:1
《现代盐化工》2019年第5期177-178,共2页金崇碧 
对于马克思哲学的本质,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是从历史唯物主义,或是从方法来解读,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哲学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他们通过人、历史、实践、总体性辩证法等核心范畴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
关键词:人本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哲学本质 历史 
科学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读
《艺术科技》2019年第13期244-245,共2页金崇碧 
以阿尔都塞、德拉·沃尔佩和科莱蒂为代表的科学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化,从方法论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这对我们从科学主义的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他们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主...
关键词:科学主义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化 
异化需要与历史主体的解放
《大观(论坛)》2018年第11期111-112,共2页金崇碧 
马克思认为,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人,是实际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那种把历史主体看作是超越现实的人的观点是错误的。现实的人要生存就要吃喝住穿,满足人这些基本需求的活动就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历史主体沦丧直...
关键词:异化需要 沦丧 解放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18年第25期77-78,共2页金崇碧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不仅从理论意义上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历史发展趋势,还从实践意义上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坚定"四个自信"和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理念,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行进的理...
关键词:世界历史 四个自信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主体与需要
《山西青年》2017年第21期218-218,共1页金崇碧 
马克思认为,创造历史的历史主体是实际生活着的有血有肉的人。人要生存就要吃喝住穿,满足人这些基本需求的活动就是历史的第一个活动。根本上说,需要是人类历史开始的始初动力,马克思始终是以实践为基础来认识和阐释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 需要 实践 
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念的萌芽被引量:1
《文教资料》2017年第27期75-76,共2页金崇碧 
马克思以历史主义原则进行哲学研究,叙述历史事实,最终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马克思的历史观念萌生于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由这一萌芽生长出来的历史观念是马克思历史哲学得以产生的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观念 萌芽 
马克思哲学历史观念的思想起源
《文教资料》2017年第17期72-74,共3页金崇碧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也是他的历史观念形成的过程。尽管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还在批判黑格尔哲学,但事实上,早在这之前,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已经超越了黑格尔,其历史主义原则已见雏形。
关键词:马克思 历史观念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世界文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商》2016年第32期148-148,121,共2页金崇碧 
马克思认为,世界市场形成、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使得文化也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互为基础、相互规定的,中国文化既是民族文化,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既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又在与...
关键词:世界文化 民族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