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新

作品数:126被引量:17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陶渊明唐诗丝绸之路唐代山水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美与时代(美学)(下)》《阴山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锦机春夜成文章”--略说唐诗中的丝绸纹饰图案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3-57,共5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20JZD047)。
中国丝绸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至唐达到极盛。依照原料、组织结构、工艺及用途等,唐诗中的丝绸有帛、绢、绫、罗、锦等各种名称,有鸟虫、植物、几何、自然景象、文字等各种纹饰图案。唐人不仅以宏阔的视野观照“丝绸之路”,展现“丝...
关键词:唐代 丝绸 丝绸之路 纹饰图案 
范晔《和香方序》中的香料及其功效
《文史知识》2024年第6期56-63,共8页高建新 
多种天然香料中原不产,汉代以来主要依赖“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香料之路”之称。香料多数有药疗作用,故有“香药”之称。南朝史学家范晔对香料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和香方》一书,可惜原书已佚,今仅存其“序”...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南史》 天然香料 范晔 李延年 
歌吟丝路贸易的开山之作--《乐府古辞》(“行胡从何方”)解读
《文史知识》2023年第12期55-59,共5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7)阶段性成果。
经久不衰的奇异香气,来自遥远的国度,新奇的命名,特殊的功效,给人带来感官的刺激、精神的愉悦与享受,体积微小却价值贵重,都会让人好奇,产生遐思,愿意尝试。因此,西域商胡通过“丝绸之路”带到中原的贵重物品,香料始终是大宗。《乐府诗...
关键词:杂曲歌辞 贵重物品 乐府诗集 乐府古辞 丝绸之路 歌吟 开山之作 
极尽奢靡的织造——白居易《红线毯》《缭绫》再解读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0期117-122,共6页高建新 
笔者主持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JZD047。
经历了“安史之乱”,唐王朝败相尽显,最高统治者虽然苟延残喘,但贪婪本性不改。生活于其间的白居易目睹了败坏的社会风气及令人不安的衰落现实,元和四年(809)在左拾遗任上愤而写下《新乐府五十首》,其中《红线毯》《缭绫》二诗记述了这...
关键词:红线毯 白居易 最高统治者 唐王朝 安史之乱 左拾遗 正义感 丝织品 
“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笔下的丝路戍守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38-43,共6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20JZD047)。
唐王朝的繁盛,一方面与“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再次繁荣分不开,另一方面又得益于常年在河西走廊、西域的不怕牺牲、艰苦守护“丝绸之路”的唐朝将士。盛唐时期,描写“丝绸之路”戍守最为杰出的诗人是王昌龄。其诗内容主要包括戍守的艰辛...
关键词:王昌龄 唐诗 丝路 戍守 西北 
“天寒万里北,地豁九州西”——高适笔下的河西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68-76,共9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项目批准号:20JZD047)
河西护卫着京师长安的安全,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通道,也是中原王朝对外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通道,汉唐以来备受重视。高适为了实现自己的功名理想来到河西,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职期间的诗作,集中反映了河西的战争、边防情况,描绘了河西的自...
关键词:高适 河西 丝绸之路 战争 边防 
“大国礼乐备,万邦朝元正”--“宾礼”及唐人的诗意描述
《古典文学知识》2022年第4期29-36,共8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JZD047)阶段性成果。
“丝绸之路”的畅通,唐王朝的高度文明以及超越其所处时代的开放和繁盛,吸引了众多的国家、地区前来朝觐、学习。一《资治通鉴·唐纪十四》:贞观二十二年(648),“是时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千人”。元正...
关键词:礼乐志 四夷 宾礼 资治通鉴 遣使 唐王朝 高度文明 
来自“丝绸之路”的唐代美食
《文史知识》2022年第5期58-64,共7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7)阶段性成果。
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及北方游牧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不仅密切和频繁,而且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对精神文化的影响如音乐、歌舞等方面,对物质文化的影响体现得最显著和具体的是在饮食方面:一为面食,主...
关键词:丝绸之路 羊肉 面食 美食 调味品 北方游牧 肉食 中原地区 
大唐长安与“丝绸之路”上的多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以唐诗为考察中心被引量: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182-188,共7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JZD047)。
"丝绸之路"的再次畅通与繁盛,让唐王朝更加强大、富裕、开放。从初唐到盛唐的一百多年中,长安一直是照亮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经济贸易的中心,时常可以见到来自粟特、突厥、回纥、天竺、大食、波斯...
关键词:丝绸之路 唐诗 长安 多民族 交往 交融 
“映日帆多宝舶来”——唐诗中的“海上丝路”
《唐都学刊》2021年第5期5-9,共5页高建新 
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唐代丝绸之路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20JZD047)的阶段性成果。
“海上丝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贸易及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形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唐诗中写到了“海上丝路”沿线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扶南、真腊、诃陵、师子国等,地临南海及印度洋,是“海上丝路”所经的重要地区,一直与唐王朝保持着良...
关键词:唐诗 海上丝路 贸易往来 文化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