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

作品数:11被引量:3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更多>>
发文主题:泥炭土南昆线铁路工后沉降路基加固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公路》《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路基工程》《铁道工程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昆线李子沟特大桥11号墩昆明端岸坡加固工程实践
《路基工程》2000年第3期48-52,共5页袁华义 黄俊 
内昆线李子沟特大桥11号墩昆明端岸坡在前期施工中,未加固处理,曾发生多次坍滑,危及其下方11号墩的正常开挖。为整治此高、陡、险的边坡,确保11号墩的安全施工和使用,采用深层加固的预应力锚索,浅层加固的锚杆以及表层挂网喷混凝土等为...
关键词:铁路线路 桥梁岸坡 边坡加固 预应力锚索 锚杆 
南昆线七旬泥炭土的工程岩土学特征被引量:9
《路基工程》1999年第6期6-12,共7页黄俊 
着重阐论南昆线七甸泥炭土(泥炭、泥炭土的合称)的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及泥炭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探讨物质成分、微结构特征对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关键词:泥炭土 物质成分 微结构 物理力学特性 铁路 
南昆线七旬泥炭土研究的新技术及新方法被引量:10
《路基工程》1999年第6期13-18,共6页黄俊 
介绍了七甸泥炭土研究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压汞试验、水分张力试验的原理、方法及应用,同时还介绍了制作高含水泥炭土原状结构样的冷冻升华法。
关键词:铁路 泥炭土 压汞试验 水分张力试验 
南昆线七旬泥炭土地基加固工程设计与施工被引量:1
《路基工程》1999年第6期19-23,共5页黄俊 
介绍南昆线七甸泥炭土地基加固工程设计方法及设计结果,同时介绍了七甸泥炭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尤其是振动沉管碎石柱和粉体喷搅柱在泥灰土中的施工工艺。
关键词:泥炭土 地基加固 工程设计 施工 铁路 
南昆线七旬泥炭土路基沉降的观测与分析被引量:2
《路基工程》1999年第6期29-33,共5页蒋忠信 黄俊 金宗斌 
对七甸泥炭土路基试验段的碎石桩断面和粉喷桩断面分别设置地面沉降板、深层沉降标、测斜管和边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分析地面沉降、工后沉降、深层沉降和侧向变形的特征,并讨论工程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泥炭土 路基 沉降 铁路 观测 
南昆线七甸泥炭土路基加固的沉降控制被引量:9
《铁道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83-93,共11页蒋忠信 黄俊 陈国芳 张利民 
在对沉降量进行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离心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南昆线七甸泥炭土路基采用了碎石桩和粉喷桩加固,观测表明软基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积累了加固深厚泥炭土路基的首次成功经验。
关键词:泥炭土 路基加固 有限元分析 离心模型试验 沉降控制 
宝成二线老鸦岩隧道山体预应力锚索工程实践被引量:5
《路基工程》1997年第1期69-73,共5页黄俊 蒋忠信 陈宝林 
宝成二线老鸦岩隧道进口段山体蠕滑,隧道变形。针对工点具体地质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采用预应力索加固山体。在长200m山体上施工锚索182根,施加预应力12×10^4KN。竣工后山体和匀已稳定,隧道恢复施工并顺利通过了蠕...
关键词:宝成二线 蠕滑体 预应力锚 设计 隧道 加固 
万开路大哑口滑坡变形机制及整治工程设计
《西南公路》1996年第4期24-28,共5页姜云 申音 黄俊 
1.引言万开路大哑口滑坡位于万开路大哑口隧道引道 k0+270m 处,由于公路路堑开挖引发斜坡岩土体的顺层滑动。滑坡体前缘部分进入路堑,若不进行整治继续开挖将引起斜坡的进一步滑动。本文根据现场调研资料,对滑坡地质环境及变形机制进行...
关键词:隧道 万开路大哑口 滑坡 变形 整治工程 设计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标准评估试例被引量:3
《路基工程》1996年第4期13-18,共6页黄俊 蒋忠信 
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标准与工后线路维修、保证正常运输及其处理工程量的造价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满足上述的要求的前题下,拟订合适的工后沉降标准是有必要的。本文试就南昆线七甸工点代表内陆地区软土处理及长杭、萧甬线代表沿...
关键词:工后沉降 控制标准 铁路 软土路基 
云南高原泥炭土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及工程地质特性被引量:7
《铁道工程学报》1996年第2期238-247,共10页黄俊 蒋忠信 刘劲华 
本文探讨了云南高原泥炭上沉积环境、沉积相、微观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特性。研究表明;云南高原泥炭上主要为晚更新世以来滞水构造盆地湖沼相沉积,与一般软粘土相比,有特殊的微观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特性。是性质极差的超软弱性土。
关键词:高原泥炭土 沉积环境 沉积相 工程地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