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力

作品数:22被引量:6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选择问汉语语用价值句式指责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求索》《汉语学报》《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教资料》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略论小句理解的三个层面被引量:1
《汉语学报》2017年第2期2-10,共9页丁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6YJA740008);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5K026)
《汉语语法学》是邢福义先生一部重要的代表性论著。我们在领悟先生这一论著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书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小句的理解问题。小句理解涉及三个不同的层面:核心层、拓展层和语用层。小句核心层是负载小句核心意义的层面,...
关键词:《汉语语法学》小句 核心层 拓展层 语用层 
汉语语法单位层级分类质疑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37-40,46,共5页丁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740008);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5K026)
汉语语法单位,不管是四级层级分类还是五级层级分类,它们都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将汉语静态语法单位与动态语法单位混为一谈,二是导致汉语词汇学与语法学的研究纠缠不清。如果将汉语语法单位分为静态语法单位和动态语法单位两大类,其...
关键词:语法单位 层级分类 静态语法单位 动态语法单位 
狭义语感与广义语感的异同比较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87-92,共6页丁力 
语感是人们在言语行为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直觉感受,分狭义语感和广义语感两种不同类型。狭义语感与语言研究紧密相关,广义语感与语文教学紧密相关。考察这两种语感的相同相异之处,对认识语感,包括语感与语言研究以及语感与语文教学的内...
关键词:狭义语感 广义语感 异同比较 
从语言看显性思维与隐性思维的相互关系被引量:6
《汉语学报》2015年第3期8-12,95,共5页丁力 
显性思维是能够意识到的思维,隐性思维是不能够意识到的思维。这两种思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人类思维的对立统一体。从语言视角来观察,隐性思维对显性思维具有概括性和支撑性,而显性思维对隐性思维则具有支配性。
关键词:显性思维 隐性思维 概括性 支撑性 支配性 
论毛泽东诗词的数字修辞被引量:1
《求索》2013年第7期146-148,共3页李丹 丁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019)
古往今来之传世诗词佳作,无不在修辞、情感方面有着鲜明、独到之处。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之典型代表,毛泽东诗词运用"万"、"一"等数字,使其文学修辞达到了极高之境界,终成就了毛泽东笔下之诸多传世诗词精品。毛泽东诗词的数字修辞...
关键词:毛泽东 诗词 文学修辞 情感取向 
“尚且A何况B”句式的反逼推理
《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132-135,共4页黄党生 丁力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复句格式与认知层面关系研究>(11JK0272)的阶段性成果
"尚且A何况B"句式表示反逼推理。反逼推理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推理的依据是说话人主观推测层面的P{A}
关键词:“尚且A何况B”句式 主观推测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 反逼推理 
“即使”句的关系词语与句法关系被引量:1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6-61,共6页丁力 李建国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72)
"即使"句的关系词语包括让步标和应接标,让步标的作用是表让步和表虚拟,应接标的作用是表示异中有同;"即使"句的句法关系包括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A、B间的并列性逆转关系,一种是A、B间的因果性逆转关系,两种句法关系有同有异。
关键词:“即使”句 关系词语 句法关系 
变异“被”字句的异质感受与文化信息被引量:7
《汉语学报》2011年第4期53-58,96,共7页丁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0YJA740019)
变异"被"字句与常规"被"字句有同有异。变异"被"字句异质感受的生成条件有三:一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大脑须储存常规"被"字句的语法规则,二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处在表达或理解变异"被"字句的言语行为之中,三是说话人或听话人大脑认知物质运动...
关键词:变异“被”字句 常规“被”字句 异质感受 文化信息 
语感生成机制研究述评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1-35,共5页丁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40019)
语感生成机制涉及内隐学习、语感图式、语义网络、无意识加工等复杂问题。作为语感生成机制的关涉因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语感生成机制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但要真正解决语感生成机制问题,学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就包括...
关键词:语感生成机制 内隐学习 语感图式 语义网络 无意识加工 
语言学概论三问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1年第5期124-124,90,共2页丁力 
语言学概论课理论性很强,学生很难学,但学生学到的理论又很难解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语言问题。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这门课程恐怕才能摆脱目前这种“学而难,难而无用”的尴尬局面。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问题 理论联系实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